鵔鸃

鵔鸃

鵕鸃即鵔鸃,中國傳說中的鳥類,傳說鵔鸃能吐人言,見者大不祥也。有學者說是玄鳥或金烏,還有學者說“鸑鷟”亦稱“鵔鸃”。《說文·鳥部》:“鵔,鵔鸃,鷩也。”《玉篇·鳥部》:“鵔鸃,鳳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鵔鸃
  • 拼音:jùn yí
  • 出處:《漢書·佞幸傳序》
  • 釋義:鷩鳥
讀音,出處,

讀音

鵔鸃 jùn yì

出處

《漢書·佞幸傳序》:“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鵔鸃,貝帶。”顏師古註:“以鵔鸃羽毛飾冠,海貝飾帶。鵔鸃,即鷩鳥也。”漢以後為近臣所著。嚴武《寄題杜拾遺錦江野亭》詩:“莫倚善題鸚鵡賦,何須不著鵕鸃冠。”“鵕鸃”即“鵔鸃”。
由顏師古的註解推斷,鵕鸃就是鷩鳥,鷩鳥就是鷩雉,即鳥名。錦雞,似山雞而小,冠羽優美。《爾雅·釋鳥》:“鷩雉。” 郭璞 註:“似山雞而小冠,背毛黃,腹下赤,項綠,色鮮明。” 晉 潘岳 《西征賦》:“鷩雉雊於台陂,狐兔窟於殿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二·鷩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