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禽流感

鴿禽流感又稱真性雞瘟、歐洲雞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急性和/或慢性傳染病。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鴿禽流感
  • 其他名稱:真性雞瘟、歐洲雞瘟
  • 主要病因:A型流感病毒
  • 性質:急性和/或慢性傳染病
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診斷,防治措施,

病原

正黏病毒科A型禽流感病毒。該病毒的血清型眾多,目前確認一種為血凝素(HA),另一種為神經氨酸酶(NA)。迄今為止,A型禽流感病毒的HA已發現14(或16)種,NA有9(或10)種,分別以氏~氏4或(H1S)、凡~隊(或N10)命名。不同的H抗原或N抗原之間無交叉反應。流感病毒經實驗分型為:低致病性(如印型)和高致病性毒株(如H5NhH7N7等)。

流行病學

傳染源主要是發病的鳥類、家禽及鴿子。病毒主要通過病鴿(禽)的各種排泄物、分泌物和屍體等污染飲水和飼料,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損傷的皮膚和眼結膜等均可受病毒侵襲。該病主要通過水平傳播,即通過易感家禽直接與感染家禽接觸或與病毒污染物的接觸傳播;垂直傳播的報導較少,但黃引賢等在自然感染禽流感的蛋黃、蛋清和蛋殼中分離到病毒。禽流感的發生與禽類的品種、年齡、營養水平、健康狀況、應激、氣候變化、飼養密度、飼養條件、管理水平和病毒的毒力以及有無並發和繼發感染等因素有關。其中毒株毒力的影響最為顯著。

臨床症狀

①高致病性禽流感:患鴿表現嚴重的精神萎靡,採食量減少,羽毛松亂,體溫升高,垂頭縮頸,呈昏睡狀,消瘦,頭部和眼瞼周圍腫脹,流眼淚、鼻涕,呼吸困難,急性死亡病鴿可見腳鱗皮發紺或出血,腹瀉,排黃綠色或白色稀糞。感染鴿在出現症狀後1~3天內出現死亡,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50%~100%。在產蛋鴿群,產蛋量急劇下降,產異常蛋如軟殼蛋、粗殼蛋、小型蛋(僅為正常蛋重量的1/4~1/2)、畸形蛋等。有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異常等呼吸道症狀,個別病例出現神經症狀。有時患病鴿不見症狀即死亡。
②低致病性禽流感:病初出現打噴嚏,鼻腔內有漿液性或黏液性分泌液,鼻孔經常堵塞,呼吸困難,常有擺頭、張口喘氣。一側或兩側眶下竇腫脹。有些病鴿腿軟無力,不能站立,伏臥籠中。有些病鴿出現體況消瘦、羽毛松亂、生長發育遲緩等現象。死亡率雖不髙,但能影響雞群的免疫力,可造成新城疫等疫苗的免疫失敗,引起並發或繼發感染。病毒能侵害鴿的生殖系統,引起產蛋量下降。

病理變化

急性死亡的患鴿,機體脫水、發紺,頭腫,廣泛的皮下膠凍樣,腳鱗片呈紫色出血;氣囊可見卡他性、黏膜性炎症,有乾酪樣物;內臟漿膜出血,腸道、脂肪點狀出血,盲腸、扁桃體出血壞死,脾臟、肌胃出血壞死,腎腫脹,有尿酸鹽沉積;腺胃乳頭出血、潰瘍,有炎症分泌物。患病產蛋鴿的主要病變在卵巢,卵泡比較大,卵泡膜嚴重充血、出血,有的卵泡萎縮、變形,輸卵管發炎。公鴿睪丸出血腫大。

診斷

根據鴿群病史、臨床症狀、典型病變,在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時進行病毒分離鑑定及血清學陽性診斷(瓊脂凝膠擴散試驗),如屬於陽性,即可確診。鑑別診斷時,應注意與鴿瘟、衣原體病、傳染性支氣管炎、肺炎等作鑑別。胰腺腫大出血和壞死及足部鱗片出血,是本病區別於鴿瘟的主要病理變化,此外,禽流感病例的纖維素性腹膜炎出現較早也較普遍,而新城疫病例僅在病的後期才少量出現。新城疫一般少見胰腺壞死,而禽流感則比較明顯。

防治措施

(1)未發病鴿場的預防措施
疫苗免疫接種可選擇雞用H5+Hg禽流感油乳劑滅活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規格有250毫升、500毫升。在20~30日齡時使用新亞生物三禽康樂進行預防,0.25ml/kg體重,配合4-5瓶人用頭孢,10ml地塞米松進行肌內注射。
(2)平時其他預防措施
控制病禽及可能攜帶病原體的物體傳人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措施,做好引進種鴿、種蛋的檢疫工作,在引進種鴿及產品時,一定要來自無禽流感的養禽場;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和飼養管理,提高鴿的抵抗力;堅持自繁自養的飼養方式,採取封閉式飼養,飼養人員進入生產區應更換衣、帽及鞋靴;嚴禁其他養禽場人員參觀,養鴿場生產區設立消毒設施,對進出車輛徹底消毒,定期對鴿舍及周圍環城進行消毒,加強帶鴿消毒;鴿場應儘量與雞場、鴨場分開;驅趕野鳥,嚴防野鳥進入鴿舍,定期消滅養鴿場內的有害昆蟲(如蚊、蠅)及鼠類。此外應從防風、防濕、防擁擠著手,保持合理的密度,並做到鴿舍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清潔乾燥,做好防寒保溫工作。冬天可在飲水中放點辣椒粉或高粱汁,使鴿經常保持興奮狀態,對耐寒很有效。
(3)發病鴿場的處理措施
發生髙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發現可疑疫情,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確認禽流感疫情,一般要分4個步驟:
①專家進行現場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可初步診斷髙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②用血清學方法進行病毒的血凝素亞型鑑定;
③由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做病毒分離與鑑定,最終確定病毒毒型;
④農業部根據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的診斷結果,最後確認或排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如果確診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當地政府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農業部有關規定劃定疫區(以疫點為中心,半徑3~5千米範圍內區域),對疫區進行封鎖,撲殺疫點周圍3千米範圍內所有的家禽,並進行無害化處理(深埋或燒毀),對疫區周圍5千米範圍內所有禽只實行強制免疫(注射禽流感疫苗)。嚴禁疫區內與禽有關的產品或設備外運,包括禽胴體、禽蛋、養禽設備等,對疫區的禽只及其產品按規定處理,對污染的禽舍、設備和運禽車輛等進行徹底消毒。若沒有新的疫情發生,一般21天后可解除封鎖。
(4)發生禽流感後的消毒措施
①污染物處理:對所有病死鴿、被撲殺鴿及其鴿產品(包括肉、蛋、精液、內臟、骨、血等)按照GB16548《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執行;對於鴿排泄物和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飼料等物品均需進行無害化處理。被撲殺的鴿體內含有高致病性病毒,如果不將這些病原根除,讓病鴿擴散流人市場,勢必造成高致病性病毒的傳播擴散,同時可能危害消費者的健康。為了保證消費告的身體健康和使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必須對撲殺的鴿做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鴿屍體需要運送時,應使用防漏容器,須有明顯標誌,並在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監督下實施。
②疫情發生後,各級疾病控制機構應該配合農業部門開展工作,指導現場消毒,進行消毒效果評價;對死鴿和宰殺的鴿、鴿舍、鴿糞便進行終末消毒,對發病的養鴿場或病鴿停留或經過的圈舍用漂白粉溶液、10%火鹼溶液或5%甲醛溶液等全面消毒,所有的糞便和污物清理乾淨並焚燒,器械、用具等可用5%火鹼或5%甲醛溶液浸泡;對劃定的疫區內與鴿密切接觸者,在停止接觸後應對其及其衣物進行消毒;對劃定的疫區內的飲用水應進行消毒處理;對劃定的疫區內可能污染的物體表面,進出封鎖線時進行消毒;必要時對鴿舍的空氣進行消毒。
③當發生人禽流感疫情時,各級疾病控制中心除應協助農業部門針對鴿流感疫情開展消毒工作,進行消毒效果評價外,還應對疫點和病人或疑似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區域進行消毒處理;加強對禽流感疫點、疫區現場消毒的指導,進行消毒效果評價;對病人的排泄物、病人發病時生活和工作過的場所、病人接觸過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進行消毒;對病人診療過程中可能的污染,既要按腸道傳染病又要按呼吸道傳染病的要求進行消毒。
對髙致病性禽流感目前尚無可靠的特異性治療方法。對病鴿不主張治療,應堅決撲殺。發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應採取“免疫為主,治療、消毒、改善飼養管理和防止繼發感染為輔”的綜合措施。目前,市面上的病毒唑、病毒靈(嗎啉胍)、禽泰克等抗病毒藥及多種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中成藥對該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可取得一定療效,減少死亡。
鴿禽流感預防鴿禽流感預防
①新亞生物禽流感多價卵黃抗體或血清三禽康樂,用量0.5毫升/kg,及時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用2天。
②恩諾沙星,按每千克體重25毫克,病毒靈(利巴韋林)按每千克體重30毫克,加人水中,連用5天。繼發或並發大腸桿菌病等時還可選用頭孢噻肟鈉、舒巴坦鈉、鹽酸克林黴素、利福平、治菌必妥等。由於禽流感引起產蛋量下降時,可添加增蛋添加劑增蛋寶或多蛋多。
③銀翹解毒片,按1片/只,複方阿斯匹林1/6片/只,1次口服,每天2次,連服3天,保證供水。也可用一服靈(949)100毫升,病毒靈50~100克,加水50~100千克,自由飲用,飲服3~5天。
④金絲桃素(貫葉連翹提取物),預防劑量為每噸飼料中添加400克,連用7天;治療劑量為每隻鴿用40~50毫克,連用3~4天。也可選用金銀花、黃芪多糖等。
⑤黃芪100克,桔梗70克,半夏70克,桑白皮80克,枇杷葉80克,陳皮30克,甘草30克,薄荷30克。煎水供100隻鴿飲用,每天1劑,連用3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