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鴿弓漿蟲病,是由龔地弓形蟲寄生在青年鴿血液內引起的種人、畜共患疾病。本病主要損害神經系統,有時也可累及生殖系統、骨骼肌或體內各臟器。
基本介紹
- 別稱:鴿弓漿蟲病
- 中醫病名:鴿子弓形體病
- 多發群體:青年鴿
- 傳播者:吸血昆蟲
病原,流行特點,臨床症狀,剖檢病變,預防和治療,
病原
龔地弓形蟲。
流行特點
鴿子會自然發生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各種年齡的鴿均可感染,但主要發生在青年鴿。吸血昆蟲也可成為本病的傳播者。
臨床症狀
一般可分急性型和慢性型。
①急性型:患鴿表現精神不振,羽毛松亂,食慾減少甚至停食,翼下垂,眼半閉,結膜發炎或水腫,流淚。不愛活動,喜蹲伏,若迫使行動,則步態蹣跚,共濟失調,容易倒地,扭頭歪頸,陣發性抽搐,繼而發展為漸進性麻痹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為數天至數周不等。
②慢性型:患鴿一般症狀輕微或無症狀表現。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作出確診。
剖檢病變
急性型可見病死鴿各臟器尤其是神經系統有點狀出血,肝有白色小結節或壞死,脾腫大,肺充血及間質水腫。鼻黏膜、眼結膜、眼瞼、眼球外肌群、鞏膜、脈絡膜、腦垂體、舌頭、硬齶等組織有壞死性炎症。
預防和治療
預防應從引進種鴿時嚴格把關,認真隔離觀察著手,經檢疫證明,確無此病者可合群飼養;鴿場內禁養其他畜禽,尤其要禁止終末宿主(家貓或野貓)竄進鴿場;還要防鳥和鼠類傳播污染。對發病鴿場應對全群進行藥物預防,對患鴿進行及時隔離並進行治療,用複方磺胺-5-甲氧嘧啶片,按每隻每天0.05克(即1/10片)口服,連用5~10天,或選用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對甲氧嘧啶、磺胺間甲氧嘧啶、螺旋黴素、四環素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