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炮彈

鴛鴦炮彈

鴛鴦炮彈黑白交叉的魚體,前吻有一黃帶,是淺海炮彈魚,食魚、蝦,飼養容易。飼養在水族箱里會口含碎珊瑚可掘坑取樂。會發出“咕咕“的聲音。食物包括魷魚、蝦、貝類、小魚及硬殼蝦。

叉斑銼鱗魨(Rhinecanthus aculeatus)又稱鴛鴦炮彈,畢卡索炮彈,為魨形目、鱗魨科、銼鱗魨屬一種珊瑚礁區域生存的熱帶海水魚類。叉斑銼鱗魨產於印太海域南中國海,菲律賓至米可羅尼西亞島,多活動於珊瑚礁周邊地區,掠食小型獵物,亦啃食礁石上的微小有機物。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鴛鴦炮彈
  • 拉丁學名:Rhinecanthus aculeatus
  • 別稱:鴛鴦炮彈,畢卡索炮彈
  • 二名法:RHINECANTHUS ACULE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魚目
  • :皮剝魨科
  • :海水魚屬
  • :叉斑銼鱗魨
  • 分布區域:印度洋和太平洋礁岩海域,我國南海
  • 英文名:Humu Picasso Triggerfish
種群分布,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品種簡介,飼養方法,

種群分布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礁岩海域,我國南海也有分布。

形態特徵

體形/顏色:體長20~25厘米,體呈橢圓形,頭大,嘴尖,眼睛位於背鰭的前方並緊靠背部邊緣,與其它品種不同。體色藍綠,體中央有一塊大的黑褐色斑塊,格外明顯,在它的周圍有數條彩色條紋向背部和腹部延伸,嘴部有黃色條紋環繞,眼部有一藍色條紋。
鰓蓋後身體中央有一塊大的暗黑色圓斑,第一背鰭可自由伏臥,第二背鰭基部有二條暗黑色環帶到達身體中央黑斑,臀鰭基部有7-8條黑白相間的環帶到達身體中央黑斑。

生活習性

水溫: 26~28攝氏度。
海水密度:1.022。
食性較雜,以浮遊動物藻類為主食,也可攝食人工飼料。
飼養環境:有一個古怪,像畫上去的外表
茶色的身體暗色的斜紋,頭部是藍色及黑色條紋,黃色條紋從嘴部延伸到腮部。
350升以上水族箱飼養,帶活石或洞穴供其居住。它會重新整理一下石頭,以供其進出洞穴方便。它會發出“咕咕“的聲音。非常可愛的一個品種;需要提供各種動物性餌料,包括:魷魚、蝦、貝類、小魚及硬殼蝦幫助其磨磨不斷成長的牙齒。

品種簡介

鴛鴦炮彈是挫鱗魨屬的代表品種,被作為觀賞魚飼養的歷史非常悠久。貿易中大部分成年鴛鴦炮彈捕撈於我國南海,一些幼體則來自菲律賓。它們身體上的斜向花紋非常美麗多彩色,如同鴛鴦身上的圖案,故而得名。亞成體身上的花紋非常多,而且如人在畫布上塗抹的抽象畫一般錯亂無序,這讓它們得了另一個名字“畢卡索魚”。我不知道畫家畢卡索是否有類似的傑作,但這種魚的花色確實是自然造物的靈筆。

飼養方法

不論是飼養一條或多條在水族箱中,它們都非常容易適應人工環境。250px以下的幼年個體可以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它們基本不攻擊珊瑚。但當體長超過500px後,這種魚就開始喜歡拒絕石珊瑚的骨骼,一來可以磨牙,二來也可以充飢。當它們生長到625px的成體後,身上的花紋會變得暗淡下來,又些個體甚至完全脫色。我嘗試過用控制水質和增強餌料營養的辦法維持鴛鴦炮彈的絢麗色彩,但效果很不明顯,我想可能成年後這種魚的確會失去顏色的,因此,建議你從幼體飼養。
鴛鴦炮彈在海中主食海膽,它們具有鋒利的牙齒,在飼養時應給予一些貝殼或礁石,讓它們磨牙,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就近的海鮮市場上收集一些活的海膽投喂,你可以觀察到這種聰明的魚是如何將刺球一樣的海膽在水中翻轉過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