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盾的長度可以滿足對肩膀至小腿的保護,用皮帶將盾牌掛在脖子上,再用手握住作為把手的皮條,可以方便的抵禦各個方向的攻擊。隨著鎧甲的發展,盾牌也越來越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鳶盾
- 外文名:KiteShield
- 長度:150CM
- 類型:盾牌
中世紀的歐洲,鎧甲基本上不提供對四肢的防護。取而代之地,繼承自諾曼人的尖錐型頭盔和帶護鼻的整體鐵面具出現了,而鳶盾(KiteShield)也就是最早出現在這個時代。鳶盾長將近150CM,上部是橢圓,下部變尖,由輕、厚又有彈性的木材精製,四周包裹鐵片,中央把手處有半球型的金屬突出。因其防禦面積大,所以往往由重步兵和騎兵使用,在13世紀前都很流行。
鳶形盾成倒三角狀,所以更適合馬上使用,因為在你為不同方向提供防護的時候不會被馬鞍擋住,後來的騎士們大量使用的燙斗盾其實是鳶盾的變形,有些民族的騎手始終使用小圓盾作為乘騎盾,有的則跟風的很快,例如4世紀的日耳曼騎兵還使用小圓盾,到了日耳曼王奧托一世時代日耳曼騎兵就清一色鳶盾了,鳶盾應當來自法蘭克人,法蘭克重騎兵使用的盾為上大下小的橢圓形,已經很有鳶盾的樣子了。諾曼人作為維京後代居然不用圓盾倒也蠻奇怪的,他們的手下敗將加堂兄們流亡海外給拜占庭皇帝當衛隊的時候還沒忘本呢,繼續使用著維京戰斧和圓盾.到了諾曼人時代鳶盾隨著諾曼騎兵而成為歐洲騎士盾的典範。在黑斯廷斯戰役中諾曼人使用鳶盾。
鳶盾的長度可以滿足對肩膀至小腿的保護,用皮帶將盾牌掛在脖子上,再用手握住作為把手的皮條,可以方便的抵禦各個方向的攻擊。隨著鎧甲的發展,盾牌也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