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水性較強的大洋性種類。據童逸修等(1973),Okutani and Tung(1978)報告,台灣西南海域鳶烏賊的漁期為4一9月,旺期為5一8月,漁獲表層水溫超過26℃,而在28℃左右,集群最密,漁獲最佳。沖繩島海域的漁期為6-11月,漁場的表層水溫為22-28℃,向海岸移動的27℃表層等溫線,與漁場位置的變動密切相關。種內分夏生群、秋生群和冬生群,在我國台灣西南海域,有夏生群和秋生群的成熟、交配及產卵活動,以夏生群為主體;春季末,由1,000-2,000米深海區越冬場,向幾十米淺海區進行生殖洄游;到了夏季,沿著從巴士海峽分出的黑潮支脈,經西南季風吹送,開始轉游向東北,形成鳶烏賊的主要漁期。稚仔鳶烏賊多生活於表層至20米左右水層,在南海,夏季大量聚集;在琉球群島的八重山群島海域黑潮內側大量聚集。成體鳶烏賊有明顯的垂直活動,範圍可從表層至千餘米,夜間、黎明和黃昏,多在中上層活動,白天多棲居於中下層和深層。鳶烏賊的壽命約一年左右,但雌體的壽命略有延長。從我國台灣西南海域鳶烏賊胃含物的分析結果表明,它們在繁殖期中攝食很少,胃含物的平均重量一般為1-3克,空胃率很高。雌體有62%空胃,34%胃含物很少,4%飽食;雄體有67%空胃,30%胃含物很少,3%飽食,各年測定情況近似。據Wormuth(1976)報告,鳶烏賊多捕食小型的中上層魚類,如小公魚(Stolephorus)、飛魚(Exocoetus)和燈籠魚(Myctophids)等,同時也較多地捕食爪烏賊及其同種個體。獵食鳶烏賊的天敵,主要是海鳥,有鏗鳥、熱帶鳥、海鷗和麼鞏等,鮪魚和鯕鰍也經常捕食鳶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