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鳴鉦
- 拼音:míng zhēng
- 注音:ㄇㄧㄥˊ ㄓㄥ
- 出處:《義俠記·奇功》
鳴鉦,是漢語辭彙,讀音為míng zhēng,釋義是指敲擊鉦、鐃或鑼,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號,出自明 沈璟 《義俠記·奇功》,柳子戲《孫安動本》。...
鉦是一個漢字,讀作zheng,本意是指是一種中國古樂器,用銅做的,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古代的鉦有兩種形制,其一指殷周時代的“鐃”(與現在所稱的鐃鈸不同),《說文》:“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
民族樂器——鉦[zhēng],亦名“丁寧”。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其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成為“編鉦”。...
《中秋月蝕邦人鳴鉦救月不約而齊中原舊俗猶有》,屬於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宋朝時期詩人家鉉翁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擊奏體鳴樂器。流行於泰國、緬甸、高棉、寮國傳統樂隊中演奏核心曲調的主要打擊樂器。有大、中、小 3種類型,皆由16面蓋碗狀的鑼組成(小圍鉦有18面,其中兩面...
百寶鉦 擊奏體鳴樂器。宋代史載傳世鉦,屬鐘形鉦,內外均鑄雲紋。《博古圖》卷三十六:“百寶鉦”,“是器內外遍布雲紋,或輕或重,兩面各設兩目,上為雲翳,...
釋義 用敲鉦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 鳴金,敲鉦,古代作戰收兵信號。...
狄青戍涇原日,嘗與虜戰,大勝,追奔數里。虜忽壅遏山踴,知其前必遇險。士卒皆欲奮擊。青遽鳴鉦止之,虜得引去。驗其處,果臨深澗,將佐皆侮不擊。青獨曰...
何處鳴鉦發⑵,春屯又易軍。 [1] 鹿城晚眺注釋譯文 編輯 ⑴鹿城:溫州府城(舊名永嘉郡城)的別稱。據萬曆《溫州府志》記載:“東晉著名學者郭璞到東甌,建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