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泉思·鳴泉鳴泉

《鳴泉思·鳴泉鳴泉》是宋代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詞,該詞作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該詞先寫見到鳴泉,回映鳴泉,再寫將君子比作鳴泉,後寫回到現實,感嘆人生。表達了蘇軾懷念君子之情,抒發了蘇軾鬱結、余怨、悲傷、無奈、希冀等的複雜情緒,也是蘇軾自身反思之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鳴泉思·鳴泉鳴泉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東坡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名:鳴泉思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字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鑑賞,名家評論,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鳴泉思1
《鳴泉思》2,思君子3也。君子抱道4且殆5,而時弗與6,民鹹思之7。鳴泉故基堙圮8殆盡9,眉山蘇軾搔首踟躕10,作《鳴泉思》以思之11
鳴泉鳴泉12,經雲13而潺湲14。拔為毛骨15者修竹,蒸為雲氣者霏煙16。山夔17莫能隱其怪18,野翟19詎敢20藏其奸。茅廬肅肅,昔有人21焉。其高如山,其清如泉。其心金與玉,其道2223與弦24。執德25沒世,落月入地26。英名皎然27,陽曦28麗天29。舊隱寂寂,新篁30娟娟。思彼君子,我心如懸。谷鳥在上,岩花炫31前。鳴泉鳴泉,能使我菀結32而華顛33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1.鳴泉思:擬詞牌名。
2.《鳴泉思》:古琴曲名。
3.君子:指有賢德的人,如周公等。
4.抱道:操守正道。
5.且殆(dài):而且訟理。
6.弗與:不黨同。黨同:與自已觀點相同的就袒護。
7.鹹思之:都懷念君子。
8.堙圮(yīn pǐ):堵塞毀壞。
9.殆盡:幾乎罄(qìng)盡。
10.搔首踟躕(chí chú):搔頭焦急,徘徊不前。
11.思之:思考之。
12.鳴泉:泉名,約在今廣東大庚嶺幽谷中,名龍泉。
13.經云:直上雲間。
14.潺湲(yuán):流水聲。志載,大庚嶺之支曰南源,飛泉百丈,下有龍泉。
15.毛骨:骨相容貌。
16.霏煙:飄霧。
17.山夔(kuí):獨腳怪獸。
18.怪:奇異,荒誕。
19.野翟(dí):野雞。
20.詎(jù)敢:豈敢。
21.有人:有傑出才能的人物。
22.道:情操。
23.砥(dǐ):磨石,堅硬之意。
24.弦:琴弦,柔韻之意,極言剛柔相濟。
25.執德:遵守道德規範。
26.落月入地:比喻感動天地。
27.皎然:高潔的樣子。
28.陽曦(xī):陽光。
29.麗天:光華照耀著天宇。
30.新篁(huáng):新生的竹筍。
31.炫:輝映。
32.菀(yù)結:思積於中而不得發泄。
33.華顛:白頭,年老。

白話譯文

《鳴泉思》,是一首思念有道德的人的曲。君子不僅操守正道,而且斷案公平,不黨同,百姓都懷念君子。鳴泉遺址堵塞破壞幾乎毀盡,眉山人蘇軾焦急的搔頭,徘徊不前,作詞《鳴泉思》思考為什麼會這樣。
鳴泉啊,鳴泉啊!徑上雲間而發出流水聲。挺拔為骨相容貌的是長竹,蒸騰為雲氣的是.飄霧。怪獸不能藏其荒誕,野雞豈敢藏其鮮妍。發出肅肅聲音的茅屋,就是有傑出才能的人物住過。固守仁德終身,落月入地,美名高潔,陽光照耀天宇。舊時的隱居處寂靜無聲,新生的竹筍,姿態柔美。懷念您君子,我的心如吊著不安。布穀鳥兒在天上叫著,岩石花輝映山前。鳴泉啊,鳴泉啊!能讓我鬱結余怨而白頭年老。

創作背景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正月。蘇軾北歸途中過大庚嶺,聽到幽谷泉鳴,觸景生情。聯想到古曲《鳴泉思》,懷念操持正道、不黨同的周公一類的君子,作該詞以寄託晚年之思。

作品鑑賞

整體鑑賞

該詞的第一句,蘇軾面對幽谷發出呼喚,鳴泉啊,鳴泉!我再一次來到了你的身邊。第二句至第六句是回映鳴泉。喜悅地呼喚之後就描繪起來,鳴泉直上雲天而“潺湲”。挺拔在旁的為“修竹”,蒸騰上升的為“霏煙”。“山夔”在你面前顯示不了荒誕,“野翟”在你身後藏納不了解妍,蘇軾描繪出讓人神馳的鳴泉之風。
七句至十六句,寫地靈中的人傑,實是將君子比作鳴泉,回憶“民鹹思之”。泉鳴地靈,藏龍臥虎,隱居著一位有傑出才能的君子。其風尚“高如山”,其廉正“清如泉”;其心純如“金與玉”,其情操如“砒與弦”。君子固守仁德以終身,君子“莫名皎然”照天宇。蘇軾筆下的君子之風,山高泉清,如同周公之類的人。
十七句至二十四句,回到現實,感嘆人生。“舊隱寂寂”與“新篁娟娟”,對仗嚴謹,詞義鮮明,道出了景物依舊,人事全非之世變。觸景“思彼君子”,不忘“抱道”、“弗與”,蘇軾崇拜君子之心“如懸”於物,虔誠至極。時屆孟夏,谷鳥勸耕,岩花炫前。末句與開頭呼應,以思君子,不得不無奈地高呼鳴泉啊,鳴泉!就是你能讓我鬱結於心中的余怨不得發泄,只有對你說,我已經白髮蒼蒼而年邁了。
全詞,千古往事終陳跡,堙圮鳴泉思君子。蘇軾發思古之幽情,抒暮年之清懷。鬱結、余怨、悲傷、無奈、希冀等的複雜心緒繚然於心,該詞也是反思之作。

名家評論

蘇軾研究專家孔凡禮《三蘇年譜》:蘇軾北歸途中,吊其故廬,因而有此作(詞作於元符三年十二月)。詩讚此君子:“其高如山,其清如泉。英名皎然,陽曦麗天。”砥與弦言直,直道故莫能容於世。惜不得其姓名。意者此君子乃蘇軾心目中崇拜之人,實有自身在內。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累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穎州等。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以謗新法貶謫黃州。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博學多才,善文,工詩詞,書畫俱佳。於詞“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題材豐富,意境開闊,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來“詞為艷科”的傳統樊籬,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蘇軾七集》、《蘇軾詞》、《蘇軾易傳》、《蘇軾樂府》等傳世。
鳴泉思·鳴泉鳴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