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峰岩寺

鳴峰岩寺

位於賴店鎮山尾村鳴峰岩,唐中丞鄭良士倡建。明代重建;1984年,由釋淨勝主持重修。1980年9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鳴峰岩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仙遊縣賴店鎮山尾村鳴峰岩
  • 時代:唐
  • 類型:寺廟
建成歷史,寺內古蹟,周邊環境,地圖信息,

建成歷史

位於福建省仙遊縣賴店鎮山尾村鳴峰岩,唐中丞鄭良士倡建。明代重建;1984年,由釋淨勝主持重修。寺座西汗艱元北向東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門、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閣、左右僧舍齋房,占地1932平方米。寺的建築形狀好像一條船,前後殿堂是船的首尾舵,中間長方形的天井,連線著兩條長廊,極象船身,兩旁僧舍如船的左右舷。這種特異的建築鳳格,相傳是因古代鳴峰岩升浮時,此處留有一艘古船遺蹟,後人就依著船址建寺,將寺建成船狀。1980年9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古蹟

鳴峰岩,海拔五百多米,位於城南賴店鎮山尾村境內。《八閩通志》載:“山頂有風穴、蠣殼,還有鳴峰岩,嘗有道人卓姓者,結庵其上。唐御史中丞鄭良士創建鳴峰岩寺,寺廟呈船形,後屢有修建。”縣誌也載:“滄海桑田之說,極有理而難理解,每掘得蠣螃殼及般板舵櫓等物,於鳴峰山尤甚。”傳說此地古代是海底海礁,後海沉陸浮,始為峰巒。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勘探時,確實發現不少蚌殼蠣衣等。又說,過去一碰到天將下雨時,那邊山谷會發出噏噏雷鳴之聲,鳴峰岩便由此得名。
鳴峰岩陡峭,林木茂蔚,古樹參天。近山之巔,有一條清幽的林蔭道,寬約一米,長几百米,路面是用碎石砌成的。人們走進林蔭道,只覺得綠色染衣。夏日涼風習習,署氣盡消。轉個彎道,有個亭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閥譽仰面群峰並立,古剎就座落在峰巒深谷合抱之中。
鳴峰岩寺始建於唐朝,殿宇恢宏,飛檐掩映。寺門前草木蒼蘢,有棵約百年以上的古榕樹,迎風飄動,好像向遊客點頭招手。石柱上有一幅楹聯:“孤舟依道岩,萬谷應鳴峰。”寺建築的形狀像一條平坦的船。現存的寺宇是明清的建築物,占地約二千平方米。中軸線依次是天王殿、噴泉水池、大雄寶殿、長方形天井、祖師殿和地藏王殿。前後兩殿較窄說是船 的首尾倉,其中兩殿和大天井好比船身,兩廡走廊和旁舍好像船員應鞏棵的左右舷。這種特異的建築風格,傳說是古代鳴峰山升浮時,此處留有古航船的遺蹟,後人就依著船址建寺。歷代修建,相傳宋時一次大規模整修,因大量新瓦片和磚堆積山下,要搬運上山,需花大量人力財力。和尚想個辦法,向各村善男信女說:“某日佛祖要顯示無邊法力,叫山下那么多的磚瓦道夜霉,全部飛上山。”眾信徒聽了半信半疑,但大家都想看個究竟。於是屆時男女老少都紛紛接踵而來。原來和尚早在山下等待,口念慈悲為本,虔請各人因力而行,攜帶若干瓦片上山,是善舉好事,佛祖會庇佑你平安。果然天未暗時,片瓦不留,全在山上。至今民間還流傳著“鳴峰飛芝閥戰瓦”的趣事。
寺中還有雕塑著鄭良士父子的身像,字寫:“鞏橋唐中丞乃鑽疊抹御史鄭良士公,妣林氏夫人;禮部尚書元弼公,妣戴氏夫人,作為神位祀之。”寺僧說,1998年正是紀念建寺1100周年,鄭家後裔和信徒捐資,精雕細刻五百尊香木羅漢,贈送該寺。一尊有一尊姿勢,尊尊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可與龍紀寺瓷質羅漢媲美。

周邊環境

鳴峰山;山頂有石,高二十餘丈。石上有風穴,穴中有蠣殼,天將雨側鳴,過三日不雨則旱。鄉人遇旱,禱之必應。上有鳴峰岩,嘗有道人卓姓者,結庵其上。其山層巒疊峰,峭壁懸,清泉白石,甚為勝。文人墨客,多題詠焉。
鳴峰岩;在縣南十五里唐中丞鄭公良士建久圯孫宋進士知縣勛公舍地,卓真人重建、明僧慧德修、清僧石舟重修。宋志雲;道人姓卓、字彌真,舊為鋸匠,一日入西州台山遇何仙授以二桃,彌真食一留一,仙問何故?彌真曰:留以奉母。仙額之自是性自靈悟,後遂祝髮結庵於此山,白日坐化,今真身猶存,里人祀之禱雨必應。岩制為孤舟倚岸道松作纜、頂樟作楫有欲砍其樟者見道人跌坐其上駭止,八月二十五日誕辰四方慶賀,從而解券者多至千人、山中列市夜半毫光,迸見近今猶然。
唐御史中丞 鄭良士題鳴峰巖詩:
卓錫棲雲老道翁,結茅甃塔萬山中。石爐晝夜香騰霧,琪樹春秋翠插空。菜長給孤園值雨,藤擺羅漢谷生風。禪聞寂寞無人到,塵世喧囂總不同。
宋縣尉黃岩孫詩:“卓道當年愛此峰,直於頂上駐禪飾。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無俗客蹤。罅石引泉圍古屋,斷煙拖露滴寒松。夜來冷枕蒲團堰,夢破一聲殘月鐘。”
明戶部尚書 鄭紀詠鳴峰巖詩;遺果仙翁去不還,靈蹤冷落在人間。幾層樓閣高擎漢,半畝園漏跨芝林斜倚山。午夢易醒啼鳥近,清香不斷落花斑。老僧一室大如斗,坐對雲松日日閒。
唐御史中丞 鄭良士題鳴峰巖詩:
卓錫棲雲老道翁,結茅甃塔萬山中。石爐晝夜香騰霧,琪樹春秋翠插空。菜長給孤園值雨,藤擺羅漢谷生風。禪聞寂寞無人到,塵世喧囂總不同。
宋縣尉黃岩孫詩:“卓道當年愛此峰,直於頂上駐禪飾。岩深疑有仙人宅,地僻全無俗客蹤。罅石引泉圍古屋,斷煙拖露滴寒松。夜來冷枕蒲團堰,夢破一聲殘月鐘。”
明戶部尚書 鄭紀詠鳴峰巖詩;遺果仙翁去不還,靈蹤冷落在人間。幾層樓閣高擎漢,半畝園林斜倚山。午夢易醒啼鳥近,清香不斷落花斑。老僧一室大如斗,坐對雲松日日閒。

地圖信息

地址:莆田市仙遊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