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鳳頭鹰鵰是一種大型森林猛禽。頭頂到後頸白色,羽端具褐色滴狀斑,使頭頂至後頸呈黑白斑駁狀,前額幾乎純白色。枕部羽毛稍延長形成冠羽。上背、肩和翅上覆羽暗褐色,羽端具窄的淡褐色狹緣,初級飛羽黑褐色,內翈基部白色,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暗褐色,具隱約可見的黑褐色橫斑,並具窄的淡棕白色端緣。下背至尾上覆羽沙褐色,長的尾上覆羽淡棕白色,外翈具淡褐色橫斑,尾褐色,具不明顯的5-6道黑色橫斑。眼先灰白色,頰和耳羽淡棕白色,綴以黑褐色細紋。下體白色,胸、腹羽端沾染淡棕色,並具有黑褐色滴狀點斑和條紋,兩脅、尾下覆羽和覆腿羽淡棕色,並具白色橫斑,翼緣白色,腋羽淡棕紅色,翅下覆羽白色,被有暗褐色斑點和橫斑;尾羽下面灰白色,亦具暗褐色橫斑;跗蹠被羽至趾基,淡棕白色。虹膜淡黃色,蠟膜鉛藍黑色,嘴黑色,趾黃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680克,體長♂1200毫米,嘴峰37毫米;翅♂450-430毫米,尾♂291毫米;跗蹠102毫米。(註:♂雄性;♀雌性)
相似種鹰鵰頭頂有2-3枚長形冠羽,能豎直的豎立起來,上胸有黑色縱紋,下胸和腹具橫斑。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和次生林等各種森林類型中,尤其喜歡在林緣和林間空地附近的高大樹上棲息,也出現於農田和山區村寨附近的疏林和上空。
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活動,性機警。喜歡棲息在緊靠森林邊、四周較開闊的大樹樹冠頂部最高的枯枝上,以便有一個好的視野,當一些小動物來到開闊地時,它則以極快的速度突然猛撲而下,用利爪抓住動物。叫聲尖銳而高,似“唧-唧-唧-唧-”,開始聲音短以後逐漸增高成拖長的尖叫聲。
主要以鴿類、雞類、小孔雀等中小型鳥類為食,也吃野兔、鼠類、蜥蜴等其他小型動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和越南。
繁殖方式
在印度和緬甸,繁殖期1-4月。通常營巢於高大的喬木樹上,巢由枯枝堆積而成,呈平台狀,中間稍凹,內放一些綠葉,通常產卵1枚,卵為灰白色、無斑或僅在鈍端微具稀疏的紅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2-73.3毫米×48.2-54毫米,平均69.8毫米-59.1毫米。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與年代 | |
---|---|---|---|
1 | 鳳頭鹰鵰安德曼群島亞種 | Spizaetus cirrhatus andamanensis | Tytler, 1865 |
2 | 鳳頭鹰鵰斯里蘭卡亞種 | Spizaetus cirrhatus ceylanensis | Gmelin, 1788 |
3 | 鳳頭鹰鵰指名亞種 | Spizaetus cirrhatus cirrhatus | Gmelin, 1788 |
4 | 鳳頭鹰鵰普通亞種 | Spizaetus cirrhatus limneatus | Horsfield, 1821 |
5 | 鳳頭鹰鵰錫馬盧爾島亞種 | Spizaetus cirrhatus vanheurni | Junge, 1936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