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村(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康厝鄉鳳陽村)

鳳陽村(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康厝鄉鳳陽村)

1、福建省寧德市福安市康厝鄉鳳陽村,村落坐北朝南,海拔225米,下轄有牛石坂、半嶺、太陽山、占洋等4個自然村,全村共有293戶131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陽村
  • 外文名:Village of Fengyang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畲族鄉
  • 茶果園:800多畝
  • 勞動力:多達600多人
簡介,傳統習俗,精神文明,旅遊資源,

簡介

鳳陽村位於福建省福安市康厝畲族鄉,是寧德市畲族文化重點村。到目前為止,福安市被確定為寧德市畲族文化重點村的只有林嶺和鳳陽兩個村。鳳陽,又名“鳳翔崗”,因村落位於鳳翔山內而得名。鳳陽村位於康厝畲族鄉東北部,全村皆鐘姓,屬大林鐘,於清朝康熙年間由大潭遷入芹洋再遷入該村,至已有360多年的歷史。民國36年建成鐘氏祠堂一座,寬13.4米,深25.84米,占地面積346平方米。擁有茶果園800多畝。年輸出勞動力多達600多人,主要從事建築業技術工作。創立於1966年的康厝建築社工人幾乎全是鳳陽人。這裡還是種蔥專業村,所產蔥香味足,產量高。在上世紀80年代,往政和、周寧等外地送蔥者,每天即達40多人,全年產蔥1萬多擔(每擔50公斤)。很多地方的蔥種皆是鳳陽村傳出去的。

傳統習俗

鳳陽村畲俗風情豐富,村民們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畲俗傳統習俗。村文化站前,“九九迎賓客,畲村揚歌言”10個大字引人注目。2006年金秋季節,福發市康厝鳳陽“重陽節”畲族民歌賽會在這裡隆重舉行。來自福安市各地的畲族歌手們歡聚一堂,歌地活動內容豐富多彩。這個村還在1997年被福安市委宣傳部命名為“畲族文化之鄉”。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大型的畲族歌會,在這個村就舉行過6屆,屆屆皆隆重、有特色。而每年的正月十一,來自各地的畲族歌手總喜歡匯聚到這裡進行畲歌對唱——這裡幾乎成了畲歌的海洋。
鳳陽畲族文化站早在1955年即成立,至今已有51年的歷史,屬於公辦文化站。由於經費缺乏,雖然借用民眾家裡建站,但卻是有模有樣。站內現有藏書600多冊,村民們可以隨時借閱、傳看,數種報紙有條不紊地夾在報夾上,為畲族村民們提供著豐富的精神食糧。站長鐘伏龍說這些報紙全是他自費訂閱的。他正忙著幫助提供、收集、整理和修改部分畲族文化資料,如衣、食、住、行以及婚、喪、喜、慶等習俗,在兩大本厚厚的畲族服裝方面的書籍資料里有文字、有照片、還有畲族服裝的製作尺寸和手繪的簡圖等,真是圖文並茂。他參與了寧德市畲族文化搶救13卷書籍的資料收集、編輯等工作,承擔完成婚禮、喪禮、服裝、祭拜、建房、祠堂、畲族歌言等內容編寫修改工作。鳳陽村還是一個革命老區基點村,早在革命戰爭年代的1929年9月,鳳陽村就建立了福安市畲族村第一個中共黨支部,產生閩東畲族第一代中共黨員,全村畲族民眾在他們的帶領下,為革命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精神文明

鳳陽村人才輩出。在清光緒年間,曾出過武秀才鐘志善,相傳鐘秀才愛打抱不平,練武時,經常拿兩個石磨當鞋子,現石磨仍存。解放後,鳳陽村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其中鐘志金,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鐘金聲為博士研究生。畲民尊師重教,培養出了大學生38個,中專生20多人。鳳陽村民風淳樸,畲民之間互敬互愛,尊老愛幼,一方有事,家家相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至今全村沒有出現過一個先天殘疾之人,也沒有出現過一例刑事犯罪行為,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精神文明建設效果特佳。

旅遊資源

鳳陽村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前沙帽,後屏方,蛇龜把水尾,五馬扶朝江。”村中有水尾牛腳印、仙人茶筒、仙人床、仙人鼓、仙人抱仔、雙卵洞、石母洞、顯聖石、大老鷹下蛋等奇石。其中雙卵洞據傳可與穆雲桂林村的清泉洞相通,極具旅遊開發價值。石母洞則是一個回聲洞,在洞前大聲地叫一聲,會立即聽到回音。顯聖石則頗具神奇,被畲民們稱為“氣象石”經常會閃光——長雨閃光即晴;長晴閃光即雨;長雨或長晴,該石就會靜靜地躺著,沒有任何的聲息。大老鷹下蛋則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大老鷹下了一個石蛋,圓圓的,非常美麗,很多人都專程趕往瞻仰。可後來村中出了一個娘娘之後,該蛋即發生崩裂,故留下遺蹟。還有三個紅軍洞則是葉飛等革命老前輩當年堅持革命鬥爭的地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