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3米。樹皮褐色,光滑;幼枝微具棱,常帶紫紅色,疏被上向長纖毛、星狀毛和有短柄或無柄的紫紅色腺毛;去年生枝圓柱形,灰褐色,無毛;冬芽紫色,長9-11毫米,寬約6毫米,芽鱗2對,第1對芽鱗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外面沿脊有柔毛,內面無毛;第2對芽鱗長約11毫米,寬約5毫米,外面被柔毛,邊緣有蘑菇狀褐色腺體,內面無毛。葉對生;葉片紙質,乾後不變黑色或黑褐色,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稀橢圓形,長(5.5-)8-11cm,寬(2.5-)3.5-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除基部外疏生尖鋸齒,具緣毛,上面深綠色,沿脈貼生脫落性長纖毛和紫褐色腺毛,下面淡綠色,全面被淡紫紅色細小腺點,沿中脈、側脈和網脈疏被星狀毛,脈腋尤密,中脈、側脈還貼生稀疏長纖毛,近基部第1對側脈以下區域內有少數腺體,側脈5-7對,直達齒端,連同中脈在上面略凹陷,在下面顯著凸起;葉柄紫紅色,長6-10毫米,連同托葉密被星狀毛、紫紅色腺毛和上向長纖毛;托葉2,狹條形,基部1/3與葉柄合生,分離部分長6-10毫米,宿存。
復傘形式聚傘花序被星狀毛、紫紅色腺毛和斜展的稀疏長纖毛,直徑4-6cm,花序總梗長2-2.5cm,第一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生於第3級輻射枝上,有梗或無梗,芳香;萼筒長約1.5毫米,被星狀毛、斜展糙毛和紫紅色腺毛,萼齒三角形,長約0.5毫米,先端鈍尖,邊緣散生紫紅色腺毛;花冠白色,輻狀,直徑6-7毫米,無毛,裂片卵形,長約2.5毫米;雄蕊與花冠幾等長,花葯橢圓形;花柱略高出萼齒。果序直立;果實幼時扁卵形,被斜展糙毛,熟時紅色,卵球形,長9-10毫米,光滑;核甚扁,卵圓形,長8-9毫米,寬6-7毫米,凹凸不平,無明顯的背、腹溝。花期5月,果期10月。
近種區別
鳳陽山莢蒾與
茶莢蒾(
Viburnum setigerum)和
宜昌莢蒾(
Viburnum erosum)近似。與茶莢蒾的區別在於:幼枝、葉片背面脈上、 葉柄及托葉、花序及萼筒等均被紫紅色腺毛、星狀毛(鳳陽山莢蒾無紫紅色腺毛、星狀毛);葉片壓乾後不變黑色、黑褐色(鳳陽山莢蒾乾後變黑色、黑褐色),下面全面被淡紫紅色細小腺點(鳳陽山莢蒾無腺點);葉柄具長托葉(鳳陽山莢蒾無托葉);果序直立(鳳陽山莢蒾彎垂)。與宜昌莢蒾的不同在於:葉片較大,長8-11厘米,寬3.5-5厘米(鳳陽山莢蒾長3-7厘米,寬1.5-4厘米),下面全面被淡紫紅色細小腺點(鳳陽山莢蒾無腺點),毛被稀疏(鳳陽山莢蒾密被星狀絨毛或僅沿中、側脈及脈腋被長伏毛);葉柄長6-10毫米(鳳陽山莢蒾3-5毫米);托葉狹條形,分離部分長6-10毫米(鳳陽山莢蒾條狀鑽形,分離部分長3-6毫米);花序總梗長2-2.5毫米(鳳陽山莢蒾0-2.5毫米);果實較大,長9-11毫米(鳳陽山莢蒾7-8毫米),熟時無毛(vs.疏被星狀毛或毛基);果核無明顯的背、腹溝(鳳陽山莢蒾具3條淺腹溝和2條淺背溝)。
產地生境
鳳陽山莢蒾分布於龍泉鳳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彎、鳳陽湖至黃茅尖下一帶,以及屏南高漈下一帶。生於海拔1360-1745米的山谷林緣、山坡林下。
繁殖方式
果實的採收調製和種子貯藏:果實變色、變軟表示充分成熟,應在尚未脫落時採收。採集後攤放數天,促使果皮果肉繼續軟化,但忌久堆發熱。搓揉,取出果核,淘淨雜質,晾乾即為播種材料。可以乾藏,或混濕沙層積。一般認為淘洗乾淨的種子比帶果肉干藏的發芽率高。
發芽和播種:鳳陽山莢蒾種子因胚休眠或種皮的不透性障礙而不易發芽。為了解除休眠,鳳陽山莢蒾種子應儘早秋播,或在自然溫度條件下層積。為減少田間管理的麻煩,種子可層積到正常發芽期來臨之前播種下地。
主要價值
鳳陽山莢蒾花序潔白,果序紅艷,可供園林綠化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