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鳳林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友誼縣成富鄉鳳林村西南
- 占地面積:1136250平方米
- 類型:鐵器時代遺址
- 形狀:不規則形,三垣二壕
- 規模最大:鳳林鄉古城
規模,發掘歷程,發現意義,布局結構,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科學價值,歷史之謎,古城傳說,相關資料,
規模
壕。城址總面積約1136250平方米,該城由內城垣圍隔成9個城區,城城都有護城牆、護城河。其中第九城四個城角樓和中間突出的馬面型尤為明顯。第七城區較為特殊,它近似方形,單垣單壕且附有馬面等。
發掘歷程
1994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四年間,黑龍江省文博處、考古研究所分別對七城區進行考古發掘,共揭露面積約3500平方米,揭露出房址遺蹟40座,出土了各類器物1700餘件。特別是2000年揭露出的666平方米的巨型房址,是三江平原漢魏遺址中所少見的。
這些古城和居址中,最有特色、最完好、規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占地約100萬平方米的鳳林鄉古城。與寶清縣炮台山古城堡隔七星河相望,居民稱為“對面城”。
發現意義
鳳林古城遺址的發現,徹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這一說法,對研究滿族歷史、黑龍江地區少數民族的相互關係及其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變化,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又由於此城巨大而結構複雜,對研究黑龍江古城的類型提供了新的例證。
布局結構
從鳳林村往西300米,穿過一片耕地,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透過這,依稀可以看見重重疊疊的土牆,蜿蜒曲折,著就是鳳林古城。古城的面積約為120多萬平方米,長6130米,有高矮兩座牆,和深淺兩到濠,在城內又有城牆分成9個區,第七個是正方形的,位於中心區域,周長是490米,其中保護完好的只有第6城區。
鳳林古城總體呈不規則形,外圍周長6,000餘米,總面積約1,136,250平方米,全城以中部方城為中心,共分為9個城區,似“九曲連環城”。
第六城位居中心,呈正方形,東牆長116米,南牆長112米,西牆長124米,北牆長119米。牆殘高2-4米。城四角有角樓址,4個馬面設在每面牆中部。角樓、馬面向牆外伸出5-10米不等。城外護城河深3-4米,寬16-18米。
城牆為夯土板築,很堅固。六號城較各城面積大,城牆高,可能為部落首領住所。各城的內外都有許多半地穴式居址,深1米,長5-10米,寬3-5米,出土有陶罐、陶碗和雙耳銅?、小銅锺、鐵箭頭,還有玉器、瑪瑙等飾物。從各城的布局看,當時的居民約有數萬,已結束了遊牧,進入定居,農業、養畜業、制陶業和紡織業都達到一定水平,在組織上也初具國家的雛形。經考證,居民為滿族的祖先挹婁人。
其中七城區位於全城中部,近正方形,邊長112—124米,面積2.8萬平方米,四面單垣單壕。城垣頂寬近3米,基寬15米,高近4米。護城壕上寬15米,下寬3米,深約4米,城垣四角各有一角樓,四面各有一馬面。
生態環境
鳳林古城遺址文化旅遊觀光區處於三江平原南緣與完達山北麓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南山地(海拔847.3米)向燕北逐漸過渡到平原(海拔50米左右),其間形成多種地形地貌。南部塗山坡陵合河,林木蔥鬱,城山區坡平緩,溪澗長流,是生長人參和放鹿、養蜂的良好場地;平原地帶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適應農作物的種植。
本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最低氣溫一月份,月平均氣溫—20℃;最高氣溫八月份,月平均氣溫22℃。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無霜期130天。
森林覆蓋地帶主要有柞、楊、柳、松、榆等;草野自然植被主要為屬於蘭科、禾木科、萄科的小葉樟,蘆葦、 草等。土壤分別為黑鈣土、棕壤土、草甸土、沼澤土。鳳林城址迆東地帶溫地資源十分豐富,動植物及魚類、鳥類種類繁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星河溫地自然保護區。
鳳林古城遺址自被漢魏末葉自挹婁人廢棄並遭湮沒後,因人跡罕至,1500年來,古城周圍廣大地域的自然與生態環境基本得到保護。
自然資源
從1998年9月開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雙鴨山市文管站和友誼縣文管所的配合下,按照七星河流域漢魏遺址群聚落考古計畫,對鳳林古城開始了第一次科學發掘。這一年發掘面積達500平方米,清理了房址8座、灰坑23個,出土器物件近300件。
1999年,發掘面積達到1700平方米,清理了房址9座,出土大量器物,其中陶豬、陶馬等陶器證明當時畜牧業已十分發達。而從清理出的房址中,明顯可以看出有曲尺形火坑。這恐怕是已有資料中東北地區最早有火炕的佐證。
這些火炕用黃褐土堆壘捶實築成,炕的中間有單股煙道,煙道上方鋪有小石板。炕的一端有灶門、灶膛、灶台組成的灶,另一端則有出煙口,灶與火炕相連,使得取暖和炊事合二為一。居住面上的器物多放置在灶及出煙口的四周。其中有三座房址的火炕設在房址的東部和北部,呈“匚”形;一座房址的火炕設在房址的西部和北部。火炕煙道近出煙口處分別出土了瑪瑙串珠、銅鈴、紡輪和網墜。靠近城中心有座房址,為公用住房,面積25平方米。灶在中央,灶面與居住面平齊。
在西壁中央設一門道,壁直,踏面平整而堅硬。居住面上的器物多放置於灶四周及房址的西北部。器物以陶器占多數,還有石、骨、銅、鐵及瑪瑙等器物。陶器主要為生活容器,以夾砂黑褐、灰褐陶為主;紋飾較少,有弦紋、戳印、乳釘、乳突及條帶彩繪。
器類有罐、缽、豆、碗、瓶、盆、杯、盅等;器形特徵明顯。這類遺存有別於三江平原以往發現的考古學文化,是一種全新的考古學文化,屬魏晉時期。晚期遺存的先民是目前為止這一區域內最早的居民了據黑龍江省考古所副研究員、本次發掘的領隊張偉介紹,通過兩年對第7城的發掘,弄清了第7城區的堆積時序、文化內涵和廢棄原因,初步探明了房址的分布規律,識別出了兩種不同的新的考古學文化,為確認三江平原漢魏遺址群的文化性質、分布與編年樹立了標尺。
科學價值
從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的定位研究,鳳林古城遺址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其科學意義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鳳林古城,是目前所知漢魏時期東北三江平原,乃至東北亞極邊地區發現的結構最複雜、規模最大、宮城與宮殿出現最早,且保護得很好的都邑。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應為漢魏時期三江平原當地民族的京都遺存。
第二,鳳林古城的中心城區,是漢魏時期三江平原地區眾多不規則城址、聚落址中唯一既規範又最大的城址。從歷史地理上考察,鳳林古城一帶應為漢魏時挹婁人的活動中心,鳳林古城和炮台山祭壇址應是挹婁王城或夫余管理挹婁的相當於王城之城,所以鳳林古城暨炮台山七星祭壇遺址所在地區,當時都是漢朝版圖範圍內的領土,是漢代在東北腹地的一個幅員廣袤的古族古國。
第三,2000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鳳林古城7城區中央部位發現一座面積達666平方米的大房址。該房址南北長,東西短,開門向東,真子午線正南正北,長方形。房內地面平坦,表面堅硬,為2厘米厚的黃砂土燒烤而成,下為近10厘米的黃砂黃土混合層,再下為生土。地面上有排列整齊的大型柱洞,橫5縱4。此外還有散在柱洞23個,主要集中在西北角隅與南牆西端之內。這么大的房址,實在令人驚訝!這可能是建造宮殿的初始階段所顯現出的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必然現象。
第四,與鳳林古城隔河相望的,是2000年已先期發現的寶清縣炮台山七星祭壇,是三江平原和東北亞極邊地區最考究的祭壇遺址,更是我國天文考古的重大發現。這一祭壇遺址正是與京都址、宮殿址的有機的、互補的、配套的國家機器布局格式的完成。
第五,從以上四點綜合考察,說明漢魏時期三江平原的人群,已經改變了“無君長,其邑落有大人”的局面,經歷著或者完成了從“邑落”聯結為城邦或邦國,證明了無論是從史前社會向國家階段過渡,還是城市萌芽和出現,都經歷一個從不規則到規範,從無序到有序的初級的發展、轉化過程。說明了三江平原和東北亞極邊地區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了以一個城市為中心的、包容周圍村社的雛形國家,即城邦國家及其文化歷史的表征。
歷史之謎
和它一樣,謎一樣出現在世人面前的還有在三江平原上已經被發現的那750多座古城。據考古的初步考證,這批數目龐大的古城大都屬於同一時期,也和鳳林古城一樣,什麼人所建?什麼原因廢棄?到現在還沒有誰能給予一個合理的說法。
但毫無疑問,750多座城中,鳳林古城的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據王學良介紹,鳳林古城的正南,隔七星河,與之形成拱衛之勢的是炮台山古城,面積達60萬平方米,有3重圓牆,並有兩個耳城,4個城門都有翁門,可見其軍事地位十分重要。鳳林城的西面,是興隆山遺址群,現可見9城6址。古城東北是躍進古城,西南的保全古城發現了一個30厘米周長的鐵犁片,這個龍江第一犁和鳳林古城中發現的農作物碳化物至少證明一點:這一歷史時期的農耕已經與中原地區一樣達到成熟期。
古城傳說
對以鳳林古城為首的這一批漢魏時期古城遺址的研究還是一片處女地。我們東北原著民族赫哲族中有這樣一個傳說:
在西勒欣思河(赫哲語,今松花江支流七星河)附近有一個“巴如古蘇霍通”,城主叫木竹林,木竹林的母親那丹格格在薩哈林烏拉遇上了青年獵人木耳阿勒汗,兩人一見鐘情,結為夫妻,生下了兒子木竹林。木竹林神勇無比,少年時候就騎著大鰉魚沿西勒欣思河進了松花江,再回來時,領著4個“德竇”(赫哲語,夫人),4位夫人個個本事了得,可以變化無常。在夫人幫助下,木竹林一路西征,攻打下大片江山,平定天下後,返回了巴如古蘇霸道,成為民族的女神。
在赫哲語裡,“巴如古蘇”是“對面”的意思,“霍通”既是“城堡”。 鳳林古城在當地民間傳說中就叫對面城。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目前,我們無法得知的是,在某一年,鳳林古城的原著居民似乎在某種特殊原因之下,從容地離開了城市。走的時候,婦女們還把珍貴的珠寶藏在了炕洞裡。人們離去,還盤算著回來的那一天,然而,回家的路是如此的漫長,至少1700多年過去了,那群原著居民還不曾歸來。倘若,時空真的可以穿越,那古城的居民歸去來兮也難再重回居所——就在他們撤出城堡不久,一場大火毀掉了他們所有的房屋。木製的屋子,坍塌了,尚在房中的陶器、石器、鐵器盡數掩在了灼熱的灰炭之中。燦爛輝煌的鳳林古城,從歷史的長卷上被無情地抹去了。那曾經建立了數以千計城堡的未名王國,和它的都城一樣,消散在風中,留給後人的是詭秘和神奇。
相關資料
到1980年前在寶清、友誼兩縣的七星河流域,又陸續的發現了幾座古城遺址。1984年,考古學家認定這類古城不是遼金時期而是比遼金早的至今已有2200年到1700年的遺址,應是中原地區的漢魏時期。就已有的考古發現來看,黑龍江地區的古代城市中,鳳林古城的規模排在渤海上京龍泉府(今寧安境內)和金上京會寧府(今阿城境內)之後,名列第三。然而,從時間上看,它比後兩者分別早了至少800年和1200年。
從發掘的情況和通過對種種現象判斷,大約在距今1700年前,當時的古城最後一批居民主動、從容地搬遷出去,人們期望能重返家園,但是撤離之後,古城裡曾發生了一場大火,導致古城的最終廢棄,火災原因,尚難確定。
至少在幾個世紀裡,鳳林古城作為這一地區的中心,逐漸地走向完美,然而,最終,它還是毀掉了。而且,毀掉之後,它就一直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宛如一顆暗珠,伏於歷史長河之底,沒有再浮出來,歷經了1700多年的沉寂,直到今天,才露出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