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仙颱風
- 外文名:Typhoon Pongsona
- 國際編號:0226
- JTWC編號:31W
簡介,發展,
簡介
(英語:Typhoon Pongsona,台灣譯作彭梭娜,港澳譯作鳳仙,國際編號:0226,JTWC編號:31W)是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後一個生成的熱帶氣旋,襲擊美國屬地關島期間造成重大損失,是2002年為美國帶來最大經濟代價的災難。“鳳仙”是由朝鮮提供的名字,指鳳仙花。2002年11月30日,一個低壓區在波納佩島東南偏東方大約625公里處的洋面上生成,在較低的風切變極良好的水溫的環境下邊向西北方向移動邊發展。
發展
日本氣象廳在12月2日才將該低壓區升格為熱帶低氣壓,此時鳳仙的雛形位於波納佩島東南偏東方大約735公里處的洋面上。縱使是在良好的環境,系統發展地並不算十分良好。鳳仙的雛形在向西北方向緩慢移動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較弱的強度。翌日,系統變得較為有組織,並被升格為一股熱帶風暴,此時系統位於波納佩島之東北面大約375公里的洋面上。
爆發的過程終究要開始的,正如花兒的開始那樣迅速。鳳仙持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12月4日,鳳仙的中心風力已經達到55海里。就在鳳仙西移增強的過程中,一個西風短波槽迅速東移,使得鳳仙的引導--一個高壓區迅速減弱,這導致了鳳仙路徑上的改變--關島的噩夢即將開始。 系統變得越來越有組織,一個強有力的暖心結構也隨之建立。12月5日,鳳仙增強為一股颱風,此時鳳仙的中心正位於關島之東南方大約1150公里的洋面上--距離雖遠,卻也妨礙不了鳳仙實現它的野心。
12月8日,鳳仙增強為一股四級颱風,此時它的風眼已經達到32海里的寬度--它的野心昭然若揭。然而真正的噩夢在剛剛開始,關島的觀測台也深深清楚,鳳仙它仍在繼續加強。就在鳳仙直襲馬利安那群島之後的6個小時,其中心風力就已經達到130海里,而此時關島的分析也認為鳳仙的純T指數達到了6.5,也就是一分鐘持續風力達到了127海里。
幸而鳳仙來地快,去地也快。鳳仙在經過關島之後轉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動,並受到乾冷空氣的影響,迅速減弱。12月11日,鳳仙減弱為一股熱帶風暴,6小時以後,鳳仙變性為一股溫帶氣旋,此時,它的中心在威克島之西北面大約990公里的洋面上。
鳳仙所受的關注度是相當之高的,也不枉它帶給關島的一場噩夢。在鳳仙增強為一股熱帶風暴之後,關島天氣服務中心立即對馬紹爾群島發布了熱帶風暴警報,12月5日的時候,該警報立即在所有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都生效了。在鳳仙加強為一股颱風之後,該警報也隨之升級為颱風警報,並對整個馬利安那群島生效。就在鳳仙來襲前一天,關島的天氣中心仍然預報鳳仙將在關島東面掠過,不久之後,預報員才發覺鳳仙將有很大機會直襲關島。在人員疏散的過程中,不少市民都抱怨時間過於緊迫。
鳳仙是個相當猛烈的熱帶氣旋。在正面吹襲關島期間,鳳仙並非處於其巔峰時期,然而關島所測量到的風力與氣壓卻是相當之驚人的,風力方面陣風達到了278km/h,記錄到的最低氣壓為934mb。在鳳仙的吹襲之下,關島有3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逾2000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達到7億美元。雖然鳳仙給關島帶來的損失不如前者,但對於近年來正面吹襲關島的熱帶氣旋而言,算是相當強烈。
鳳仙在關島造成嚴重破壞,因此而被除名,頂替它的,是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