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豇豆

鳥豇豆

一年生蔓生或半直立草本。主根較發達,樞痼主要分布在側根上。莖稍帶圓柱形,光滑,上部為蔓,長100一150cm,能纏繞它物而上,有分枝3–5個。羽狀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先端稍尖,上面光滑,濃綠色,葉柄和花梗基部呈紅紫色。總狀花序,有花2–5朵,淺紫色或帶藍紫色。莢果圓柱形,光滑,長10–18cm,成熟時呈黃白色,含種子6–13粒,種子腎形,黑色或黑紫色,種臍邊緣淡黃,中部白色(圖77)。細胞染色體;2n=2l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鳥豇豆
  • 拉丁學名:Vignacylindrica(L.)Skeel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豆目
  • :豆科
生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栽培要點,

生態特徵

一年生蔓生或半直立草本。主根較發達,樞痼主要分布在側根上。莖稍帶圓柱形,光滑,上部為蔓,長100一150cm,能纏繞它物而上,有分枝3–5個。羽狀三出複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先端稍尖,上面光滑,濃綠色,葉柄和花梗基部呈紅紫色。總狀花序,有花2–5朵,淺紫色或帶藍紫色。莢果圓柱形,光滑,長10–18cm,成熟時呈黃白色,含種子6–13粒,種子腎形,黑色或黑紫色,種臍邊緣淡黃,中部白色(圖77)。細胞染色體;2n=2l

生長環境

鳥豇豆為短日照植物,在長江下遊春播的,因日照逐漸增長,始花期延遲,秋播的始花期縮短,莖較短,分枝較少,而春播的植株較繁茂。在20℃以上莖葉生長較快,但開花後遇高溫則生長提前結束。生育期70––80天,但在生長的前期或後期如處於氣沮不足20℃的情況下,會延長至90天,在浙訌衢縣4月23日播種,6天出苗,6月10日分枝,18日初花,23日盛花,29日開始結莢,7月15日成熟,接著可第二次播種,於9月底成熱。不耐霜凍,耐早、耐酸能力較強,適應pH5–8.5的土壤,在江西第四紀紅壤上以至河南的砂鹼土上均能栽培,耐陰性較好,但花期多雨會造成落花,也影響結莢,結莢期如受乾旱會降低產量。據測定,砂壤上當水分降至9.0%時,植株開始萎蔫,當水分高於26%時,主根漸發黑腐爛,漬水超過4小時,會使植株逐漸枯萎死亡,故要求土壤排水良好。

分布範圍

我國浙江江西兩省種植較廣泛.江蘇福建、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也有栽培。

主要價值

烏豇豆原是一種生長期短的小雜糧作物,但有著較好的飼用價值,可以青飼或曬制乾草,也可與玉米、蘇丹草、小米等間、混作而用為青貯飼料。適口性好,各種家畜喜食。再生性好,可分2次刈割,第一次在株高40––50cm時,留茬高l0cm左右,再生一個月可刈第二次,也可第一茬刈為飼草,第三茬留種,生長期短,在長江以南可種2茬,在淮北地區可收草1次,留種1次。摘莢收種後莖葉仍保持青綠,可照常青飼。化學成分如表77.
烏豇豆也可用為覆蓋或綠肥作物,間種於果、桑、茶的樹行間.也可在玉米、甘薯、棉花的行間套種,生長40––50天,可就地壓青,增產效果顯著。畝產鮮草為800––1500kg,盛花期鮮草肥分如下,氮0.42%,五氧化二磷0.04%,氧化鉀0.19%外,嫩莢可作菜用,種子畝產為60––150kg,可供食用或為精飼料。

繁殖方法

要求適當深耕,精細整地,開好排灌溝渠.播種期較長,在江蘇、浙訌一帶可自4月下旬到8月上旬之間。一般在棉花、玉米田間套種的5月上旬,用早稻茬複種的在8月20日之前,間種於果,桑、茶園的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採種的田適當早播,在湖南、江西兩省中部還可以提早10––20天。種子千粒重l00–l30g.每畝播種量穴插的4–5kg,行距30Cm,穴距15––20cm;條播用種子5–6kg,行距35cm。使每畝有苗4萬株,採種的宜適當放寬行、穴距,使每畝有苗1.2––1.5萬株。播種深度3–4.5cm,施肥可在苗期酌施1次氮肥而著重施用磷肥,一般畝施20––25kg過磷酸鈣為基肥。田間管理要及早查苗補種。在苗高10––13cm時,中耕除草1次。

栽培要點

雨季要做好清溝理墒。花莢期高溫乾旱需適量灌水。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主要蟲害有蚜蟲,發生於葉背,自苗期至開花期有斜紋夜蛾,幼蟲咬害葉部,結莢期有豆英螟,均應按常規噴藥及早防治。枯萎病發生在主莖上,有病植株的病孢子會隨土壤水分的移動擴散。故留種田要避免連作,加強排水,及時拔除並銷毀病株以減少染病的機會。烏豇豆可在玉米、蘇丹草小米的苗期進行間、混作,而按照這些作物的收割適期調製青貯飼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