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蓋扁盉所屬周朝時期青銅器之一,1963年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蓋扁盉
- 鳥蓋扁盉分類:青銅器
- 年代:周
- 1963年: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
簡介,盉知識,
簡介
鳥蓋扁盉分類:青銅器
鳥蓋扁盉,西周晚期,1963年陝西扶風齊家村出土,通高37.5厘米,長39.2厘米,陝西省博物館藏。
戰國時期秦朝青銅蟠虺紋扁盉,是青銅器中形制較小的器物之一。此盉雖小,但我們認為它是件很精細別致的稀少器物。器通高21.5厘米,寬25厘米,長方口,腹扁圓,兩面中心部凸起,環繞蟠虺紋,流為蛇形,流頂端飾獸首,盉口有蓋,蓋呈重檐屋頂形,其上棲鳳鳥,四扁足。器表面部分有綠松石色鏽蝕,造型優美,紋飾清晰,形制具有典型秦器風格。
盉知識
青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從盤盉的組合來看,盉主要是盛水的,它與酒器組合,用水以調和酒。盉在各時代形制有所區別,商代盉多數是款足(空心足),周代盉就是款足折口,而多四足盉,春秋戰國出現了圓腹,有提梁盉。商代盉的基本形制有頂流袋足式、頂流有頸袋足式、頂流袋足方體式、小口瓠形圓式、大口寬腹圓足式、提梁壺形三足式;西周時期承襲商代舊制,也有些變化,有大口短梨形三足式、大口長梨型三足式、長短圓腹三足式、高體多檔式、低體為檔式、長方體長流式、短頸鼓腹柱足式;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形制有低體斂口廣肩短足式、扁圓體四足式;春秋晚期至戰國大都是新形制,提梁形制盉增多,有小口廣肩提梁盉、短頸廣肩式、短頸寬肩式、提梁鳥頭流三足式、方體圈足式、平口鬲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