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形神器

鳥形神器

鳥形神器,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59.5厘米,中部直徑22厘米,底徑14厘米。2003年春季蒙城縣尉遲寺遺址出土, 器物表面呈紅褐色,伴有灰褐色斑塊。整體器形像瓶,可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為一像鳥形體,頸與頭的連線處有一周凹槽,頭部後端有一小孔,並與前連線埠部相通。這是一種鳥圖騰崇拜的標誌物、權力的象徵物,又是氏族成員感到敬畏的神物,對研究尉遲寺遺址的地位有重要的意義。現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形神器
  • 出土地點:安徽省蒙城縣
出土,發現過程,命名過程,

出土

在蒙城縣許疃鎮,有一處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史前建築遺存,這就是被稱為中國原始第一村的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印有鳥形圖騰的陶器就是從這裡出土,成為代表中國原始第一村的標誌物,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完整的圖騰標誌。
鳥形神器

發現過程

“尉遲寺是人類的文化遺址,也是國內目前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晚期聚落遺存,鳥形神器的發現更是提升了它的文化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吉懷,多年從事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工作,更是尉遲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主要研究者。對於鳥形神器的發現,正是由於王吉懷的專業敏感。
尉遲寺遺址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左右。遺址上曾建有一寺,相傳是紀念唐代大將軍尉遲敬德在此屯兵而建的,故稱“尉遲寺”。
自1989年起,在這裡先後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上萬平方米,清理出五千年前的紅燒土房56間、墓葬200多座及灰坑、祭祖坑、獸坑、活動廣場等遺址,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玉器等珍貴文物上萬件,發現了大型廣場和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原始人居住過痕跡,1994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春對尉遲寺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又有驚人發現,考古工作者在大汶口文化層首次發現了一尊被專家稱為“驚天的發現”的陶製鳥形神器。

命名過程

“2002年那次考古發掘,先是看到了分散在地表上的一些陶片。”王吉懷說,鳥形神器為陶製品,出土於尉遲寺遺址大型廣場的東部地層中。因破碎的地表陶片十分常見,最初看到時並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但出於專業的習慣,他還是拿起陶片仔細觀察一番,這一看讓他大為震撼,因為在陶片上有一個鳥形的圖騰。
隨後,王吉懷立刻和幾名專家將現場分散的陶片收集起來,帶回研究室仔細觀察。在隨後的工作中,王吉懷發現被帶回的零散陶片,不僅印刻有完整的鳥形圖騰,還能拼成一個此前很少見的器物。
“後來我們就根據當時的歷史資料,將這個器物用模具進行還原,把缺失的部分進行修補。”王吉懷說,因陶器上有類似於鳥形的圖案,因此專家把它命名為“鳥形神器”。
該器物經復原由三部分組成,最底層為圓柱形,中間是圓錐形,圓錐大頭向下反扣在圓柱上,同圓柱連為一體,在圓錐的兩邊還有兩個酷似雞冠的飾物,圓錐的頂端是一隻像鳥形的東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