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魨

鱗魨(Balistidae;triggerfishes;durgons)硬骨魚綱鱗魨科魚類的統稱。體菱形或橢圓形,側扁,體長可達46CM。鱗大,骨板狀,口小,前位,上下頜各有1~2行楔形齒。背鰭有3枚鰭棘,左右腹鰭合成1棘。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以藻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共有約40種,中國產18種,分布於南海和台灣沿海。常見的如波紋鉤鱗魨(Balista pusundulatus)、寬尾鱗魨(Abalistes stellatus)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鱗魨
  • 拉丁學名:Balistidae
  • 別稱:扳機魨、板機魚(扳機魚)、炮彈魚雞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輻鰭魚綱
  • :魨形目
  • :鱗魨科
  • 分布區域: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
  • 英文:Triggerfishes; durgons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
花斑擬鱗魨(圓斑擬鱗魨)花斑擬鱗魨(圓斑擬鱗魨)

外形特徵

體菱形或橢圓形,側扁,體長可達46CM。鱗大,骨板狀,口小,前位,上下頜各有1~2行楔形齒。背鰭有3枚鰭棘,左右腹鰭合成1棘。體較高,一般體色艷麗,鱗大,口小,眼位高。背鰭棘3個,前兩個被認為有如槍之扳機結構,故魚得名triggerfish(扳機魚),即第一棘豎起後,第二棘作為”扳機“從後嵌入卡住;第二棘必須先撤回原位,第一棘才能放平。第一棘粗大而強,當被卡於直立位時,可使魚牢牢固定在保護性的岩礁縫隙。鱗魨生活於岩礁和海洋植物間。雖然一般認為可食,但有些可引起食物中毒。最大約60公分(2英尺)長。常見種有嫗鱗魨(Balistes vetula),為熱帶大西洋種,具藍色條紋;叉斑銼鱗魨(Rhinecanthus aculeatus),印度-太平洋產,體淡灰色,具藍、黑、橙、白各色帶紋。
魨形目鱗魨科魚類的通稱。有11屬約40種,中國產11屬18種。體側扁,長橢圓形或菱形。眼小或中大,上側位。口小,端位。背鰭2個。左右腹鰭合成一短棘,附在腰帶骨的末端。體被中大或小形粗板狀厚鱗,不相互覆蓋。無氣囊。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的近海,為淺海魚類。共有約40種,中國產18種,分布於南海和台灣沿海。

生活習性

鱗魨體色美麗。以藻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共有約40種,中國產18種。背鰭鰭棘與支鰭骨摩擦能發聲。鱗魨肉肥厚,較粗硬,有些種類(如圓斑擬鱗魨)有毒,不宜食用。臉部十分有趣且具有十分美麗體色的鱗魨是河魨的同類。小小的口中有上下8顆像鑿刀一般尖銳有力的牙齒咬力甚強,連、海膽等硬殼也能嚼碎。腹鰭有明顯的變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