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帶鉤鱗魨

斜帶鉤鱗魨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較細圓,略側扁。頭、體全被骨板狀中等大的棱形鱗片。眼前方、鼻孔下方無縱凹溝。上下頜均有具凹缺的楔狀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斜帶鉤鱗魨
  • 拉丁學名:Balistapus rectangulus
  • 別稱:矩形銼鱗魨、斜帶皮剝魨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 硬骨魚綱 
  • :魨形目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較細圓,略側扁。頭、體全被骨板狀中等大的棱形鱗片。眼前方、鼻孔下方無縱凹溝。上下頜均有具凹缺的楔狀齒。鰓孔後方有數枚骨板狀大鱗;第一背鰭的第3棘甚小,藏在背緣的凹溝內。 體背部褐色,腹部白色;有一黑帶從眼睛越過鰓裂到胸鰭基部,再向後偏折變寬至肛門及臀鰭基的前半部,此黑帶上緣有金色線,金色線在體中央分叉延伸至第二背鰭基中央;眼間隔有一寬藍帶,上有三條細黑線;尾柄有三角形黑斑,前緣鑲金線。第一背鰭色深,第二背鰭、臀鰭與胸鰭白色;尾鰭深色。

地理分布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島,中國產於南海及台灣沿海。  

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淺礁區或,一般被發現於水深50公尺內的水域,領域性強。主要以藻類、碎屑、海膽、甲殼類等小型甲殼類、海綿、蠕蟲、軟體動物、卵及小魚等為食。 為熱帶珊瑚叢中較常見的暖水性種類,生活水層在20米以內,體長一般200~300mm,具有一定經濟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