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擬鱗魨

綠擬鱗魨

綠擬鱗魨學名Balistoides viridescens (Bloch et Schneider,1801),又稱褐擬鱗魨、胡麻皮剝魨黃褐炮彈剝皮魚褐擬板機魨,為鱗魨科,擬鱗魨屬的魚類。分布於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熱帶海內、在印度洋南達莫三比克的德拉果阿、北達紅海及印度的安達曼群島、東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往南到太平以及西沙群島和海南島等海域等,屬於暖水性魚類。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模里西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綠擬鱗魨
  • 拉丁學名:Balistoides viridescens (Bloch et Schneider,1801)
  • 別稱褐擬鱗魨、胡麻皮剝魨、黃褐炮彈、剝皮魚、褐擬板機魨
  • 二名法:Balistoides viridescen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魨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 :鱗魨科 Balistidae
  • :擬鱗魨屬 Balistoides
  • :綠擬鱗魨 B. viridescens
分布,棲息環境,形態特徵,漁業方法,詳細情況:,

分布

編號:
8768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目名:
魨形目
中文科名:
鱗魨科
拉丁科名:
Balistidae
中文屬名:
擬鱗魨屬
拉丁屬名:
Balistoides
拉丁種名:
viridescens
定名人:
(Bloch et Schneider)
年代:
1801
中文名:
綠擬鱗魨
ogenus:
Balistes
原始文獻:
Systema Ichth., p. 477.
模式產地:
Mauritius
生境:
暖水性魚類
國內分布:
西沙群島和海南島等海域
國外分布:
印度洋及太平洋的熱帶海內, 在印度洋南達莫三鼻給的德拉果阿, 北達紅海及印度的安達曼群島, 東經馬來半島, 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 往南到太平
資料來源:
南海魚類志:1030-1031. 中國魚類系統檢索:519.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539-540.
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大堡礁及新加勒多尼亞。台灣除澎湖及小琉球外,皆有分布。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澙湖。

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色,具缺刻。眼前有一深溝。除口緣唇部無鱗外,全被骨質鱗片;頰部幾全被鱗,除口角後有一無鱗的水平縐褶;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尾柄鱗片具小棘列,向前延伸不越過背鰭軟條後半部。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明顯,突出甚多;背鰭及臀鰭軟條截平;尾鰭圓形。背鰭及臀鰭軟條截平;尾柄鱗片具小棘列。成魚體藍褐色,每一鱗片具一深藍色斑點;有一深綠色帶自眶間隔連線兩眼,並向下延伸經鰓裂至胸鰭基部;頰部黃褐色;上唇與口角深綠色;背鰭棘膜具深綠色條紋與斑點;第二背鰭、臀鰭與尾鰭黃褐色,鰭緣有一深綠色寬頻;胸鰭黃褐色。
綠擬鱗魨

漁業方法

通常以陷阱法、潛水或流刺網捕獲,以生鮮或醃製於市場出售,因食物鰱的關係,食之可能引起中毒;或以其可愛的模樣而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中,供人欣賞,是極受歡迎之魚種。

詳細情況:

編號: 8768
拉丁目名: TETRAODONTIFORMES
中文目名: 魨形目
中文科名: 鱗魨科
拉丁科名: Balistidae
中文屬名: 擬鱗魨屬
拉丁屬名: Balistoides
拉丁種名: viridescens
定名人: (Bloch et Schneider)
年代: 1801
中文名:綠擬鱗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