鰓虱科

鰓虱科

鰓虱科Bopyridae隸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動物亞門Crustacea軟甲綱Malacostraca真軟甲亞綱Eumalacostraca囊蝦總目Peracarida等足目Isopoda縮頭水虱亞目Cymothoida。成體主要寄生於十足目甲殼類的鰓腔或腹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鰓虱科動物及其寄主
  • 拉丁學名:Bopyridae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
  • :等足目
  • 亞目:縮頭水虱亞目
分類地位,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分類地位

:鰓虱科Bopyridae隸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動物亞門Crustacea軟甲綱Malacostraca真軟甲亞綱Eumalacostraca囊蝦總目Peracarida等足目Isopoda縮頭水虱亞目Cymothoida。成體主要寄生於十足目甲殼類的鰓腔或腹部,是等足目中演化程度最高的類群,也是等足目中唯一一個完全寄生的類群。鰓虱科共9個亞科,除Cryptobopyrus Schultz, 1977歸屬亞科未定外,共包括160屬,603種。9個亞科如下:
  
假鰓虱亞科(Subfamily Pseudioninae R.Codreanu, 1967)
深海鰓虱亞科(Subfamily Bathygyginae Markham, 2016)
褐蝦鰓虱亞科(Subfamily Argeiinae Markham, 1977)
  
真蝦鰓虱亞科(Subfamily Bopyrinae Rafinesque, 1815)
蟹鰓虱亞科(Subfamily Keponinae Boyko, Moss, Williams & Shields, 2013
  
對蝦鰓虱亞科(Subfamily Orbioninae R. Codreanu, 1967)
葉尾鰓虱亞科(Subfamily Phyllodurinae Markham 1977)
背腹虱亞科(Subfamily Athelginae Codreanu & Codreanu 1956 )
真腹虱亞科(Subfamily Hemiarthrinae Markham, 1972)
截至2015年,中國共記錄鰓虱科124種。

物種學史

鰓虱科最早的記錄是在1724年,Deslandes記錄法國發現蝦被寄生,當時把寄生物鑑定為魚的幼體。1772年Fourgeroux de Bondaroy將類似的寄生物鑑定為“昆蟲”並進行了翔實的描述和繪圖。1798年Fabricius將其重新鑑定為劍水蚤目Cyclopoida劍水蚤科Cyclopoidae的Monoculus crangorum Fabricius, 1798。隨後Latreille在1802年建立了Bopyrus,目前認為該種是Bopyrus模式種Bopyrus squillarumLatreille, 1802的同物異名。Montagu於1808年在英國發現Ione thoracica (Montagu, 1808),該種最初置於潮蟲亞目的潮蟲屬中,後來被轉移至鰓虱科(Markham, 1985)。
Sars(1882,1898)對挪威、北大西洋的甲殼動物進行了分類學研究,其中描述了鰓虱科5種。Shiino(1933,1934,1936,1937,1939,1941,1942,1949,1950,1951,1952,1954,1958, 1964,1965,1972,1973,1974)發表了39篇文章,對日本海域縮頭水虱亞目做了全面的分類學研究,建立15個新屬,記錄110餘種,其中98個新種。
後來,不斷有新種、新屬的發現和建立,其中Bourdon(1961,1963,1967,1968,1969,1971,1972,1973,1976,1979,1980,1981,1982,1983)獨立發表32篇文章,與其他作者合作發表10篇文章,發現了大西洋各海域大量的鰓虱科新屬及新種,其中對蝦鰓虱亞科的多數屬和種都是他建立和發現的,共記錄新屬13個,85個新種。
Barnard (1920,1940,1955,1958)與Kensley(1968,1974)分別對南非周邊海域鰓虱進行了研究,記錄4新屬,10新種;Richardson(1898,1899,1900,1902,1903,1904,1905,1908,1909,1910,1911,1912)發表19篇文章,記錄太平洋海域的鰓虱30新種。
Nierstrasz與Brender à Brandis(1923,1925,1926,1929,1930,1931,1932)發表13篇文章,記錄太平洋海域鰓虱83新種,其中記錄中國海域3種。
Markham (1972, 1973, 1974, 1975, 1977, 1978, 1979, 1980, 1982, 1985, 1986,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4, 1995,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8, 2009, 2010)發表52篇文章,描述了個太平洋多個海域包括香港海域在內的鰓虱科95個新種,建立27個新屬。
國內對鰓虱科的研究起步較晚且已有的報導多為國外學者的零星報導。只有早期我國喻兆琦(1935)曾發表1個新種中國褐蝦鰓虱Argeia pingi Yu, 1935,但Markham(1977)與安建梅(2008)均認為該物種為普吉特褐蝦鰓虱Argeia pugettensis Dana, 1852的同物異名。Nierstrasz等(1929, 1930, 1931),Markham(1982, 1990, 1992)和Boyko(2004)先後報導了我國香港、台灣及其它海域寄生等足類鰓虱總科56種,其中鰓虱科54種。安建梅等(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2013,2014)對中國海域(香港台灣海域以外)鰓虱進行了分類學研究,共報導我國鰓虱84種。

形態特徵

被鰓虱寄生的十足目寄主。A.福羅里達愛潔蟹Atergatis floridus (L.)的左側鰓腔被鰓虱寄生;B. 福羅里達愛潔蟹Atergatis floridus (L.)的右側鰓腔被鰓虱寄生;C.短槳蟹Thalamita sp.的左、右鰓腔被鰓虱寄生;D.馬氏艾蟬蝦右側鰓腔被鰓虱寄生;E.長角船形蝦Tozeuma lanceolatum Stimpson右側鰓腔被鰓虱寄生;F.短掌鼔蝦Alpheus digitalis De Haan右側鰓腔被鰓虱寄生;G.旋刺寄居蟹Spiropagurus sp.腹部寄生鰓虱;H.短刺鼔蝦Alpheus microstylus (Bate)腹部被鰓虱寄生.
圖1-1圖1-1

棲息環境

鰓虱成體寄生於十足目的鰓腔,多成對出現,雌雄異體,雌雄異型,雄性個體一般附著在雌性個體的腹部(圖A,B)或身體背面(圖C),營超寄生生活。由於長期適應寄生生活,所以鰓虱科的成體身體大多扭曲(圖D);胸足細弱,散失運動功能;視覺器官退化消失;口器附肢退化或消失;身體多用於孕卵。身體一般分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鰓虱科
雌性:個體的體型一般通常較雄性大,最大的個體體長可達20cm。真腹虱亞科的部分種雌性個體身體呈一個充滿卵的囊狀體(圖E),就外形而言,幾乎找不到等足目的形態特徵。頭部與第一胸節癒合或分開,頭前具頭前板,大顎退化,適於吸附於宿主上,其它口器和眼大多退化消失,即使有複眼的構造也失去了視覺功效;具2對觸角,第1對一般較退化,多為3節;第二對長,多為5節,末端或分節處多具剛毛;1對顎足,雌性長可覆蓋頭的腹面,雄性退化呈小翼狀,頭後腹突常具1~3對突起。胸部7節一般分節明顯,胸足短,一般為鉤狀或退化。身體的一側偶爾剩一胸肢,胸肢為攀附足且同形,育卵板常為5對,原始種類為7對;腹部6節,前5節都具一對雙枝型或雙枝型腹足和單枝型側甲且同形,最後一腹節具單枝型或雙枝型尾肢。
雄性:個體的體型一般遠小於雌性,體對稱,身體分節明顯,外形具有等足目的特徵 (圖F,G)。頭前緣圓形,有時與第一胸節癒合,頭部常具眼和觸角,胸部通常為7節,具7對胸足,一般為步行足或部分為捕捉足。腹部6節,部分種類有癒合現象,腹足通常退化,腹部不癒合的種類,前5節常具無柄的片狀單枝型或雙枝型附肢。尾肢通常退化。
鰓虱形態A: 雌性個體背面觀;B: 雌性個體腹面觀(箭頭示腹部附著的雄性個體);C: 雌性個體背面觀(箭頭示附著的雄性個體);D: 嚴重扭曲的雌性個體背面觀;E: 雌性個體的主要部分為育卵囊;F: 雄性個體背面觀;G: 雄性個體腹面觀。

生活習性

鰓虱總科的大多物種都有兩個生活史,且雌雄異型。雌性體長一般在2-45mm之間,且身體大多都發生不同程度的扭轉或根本沒有一定的形狀。主要吸附在宿主的鰓腔內,也有甚者寄生在宿主的身上。除大顎外,其它口器和觸角均已特化或消失;胸部除第一胸節的一對顎足外,具7對帶爪的胸肢且較短,為鉤爪狀或退化,一般前5對胸足有育卵板,個別物種7對均無或均有育卵板,在胸肢的底節游離的種類中,育卵板則著生在胸肢基部內側的腹面體壁上,其主要用於育卵。腹部一般6對附肢,其中前5對分化成腹肢,最後1對常被稱作尾肢,腹肢對成體而言,充當鰓的作用,但大多物種的腹肢較退化。尾肢通常較簡單,且在末端。雄性個體顯著小,通常短於2mm,常攀附在雌體的腹肢或觸角上等其他部位,有時也會隱藏在雌性的育卵囊中。胸肢基本都存在,部分為捕捉足或全為步行足。其中,海生種類占絕大多數,少數為淡水物種,且大多物種在沒有找到寄主前,都會經歷一段浮游期。

分布範圍

寄生物的動物地理學研究證明了寄生物一般和它們的寄主協同進化和分布。( Brooks 1979, 1980, 1981)。儘管十足目在深海區的分布很多,但鰓虱科的分布還是在淺水區和中度深水區為主。只有一個種記錄深度達4000多米,還有2個種在低於2000米的海域分布。大多數種分布在潮間帶。
在印度-西太平洋尤其是從北亞熱帶到熱帶,是鰓虱科種類分布最多的地區。Markham(1986)認為鰓虱科的三個最大的代表性動物區系是:日本、菲律賓和印度及印尼。他推測隨著對鰓虱科研究的不斷開展,印度-西太平洋這個已經包含了鰓虱科近半數種類的海域,可能鰓虱科確切的數量將可能是現有記錄的2倍。同時鰓虱科分布的中心(不一定是起源的中心)是印度-西太平洋亞熱帶和熱帶海域。第二個種類多的海區是大西洋西部。
Shiino(1933, 1934, 1972)對日本的鰓虱科做了大量工作,所以日本鰓虱科區系已經相當清楚。Chopra (1923,1930)對印度的鰓虱科區系研究的也比較清楚。Nierstrasz等(1923, 1929a,1929b,1930)研究了印尼的鰓虱科區系。Bourdon (1968)對歐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和另外幾個地區的鰓虱動物區系進行了研究,Markham(1975,1979)對大西洋的西北部和另外一些地區的鰓虱科區系進行了研究。Markham之所以認為日本、菲律賓、印度等地區是鰓虱科最大的代表性動物區系是因為上述地區研究得較深入。安建梅等(2006-2013)對中國海域鰓虱科物種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中國各大海域鰓虱84種,也是鰓虱科物種分布較多的區域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