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頭,中藥材名。本品為鯉科動物鯽魚的頭。功能主治為:治咳嗽,痢疾,小兒口瘡,黃水瘡。①《唐本草》: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翳。②《本草拾遺》:主咳嗽,燒為末服之。③《滇南本草》:燒灰治癩瘡。④《綱目》:燒研飲服,治下痢;酒服,治脫肛及女人陰脫,仍以油調搽之;醬汁和塗小兒面上黃水瘡。⑤《本草再新》:發痘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鯽魚頭
- 漢語拼音:jì yú tóu
- 藥品來源:鯉科動物鯽魚的頭
- 性味歸經:《藥對》:溫
功能主治,生產區域,藥材性狀,用法用量,相關論述,特別說明,
功能主治
治咳嗽,痢疾,小兒口瘡,黃水瘡。
①《唐本草》: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翳。
②《本草拾遺》:主咳嗽,燒為末服之。
③《滇南本草》:燒灰治癩瘡。
④《綱目》:燒研飲服,治下痢;酒服,治脫肛及女人陰脫,仍以油調搽之;醬汁和塗小兒面上黃水瘡。
⑤《本草再新》:發痘疹。
生產區域
我國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各省區均有分布。
藥材性狀
四季均可捕撈,切取魚頭,洗淨,鮮用或烘乾。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1~2錢。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相關論述
1.《唐本草》:頭灰,主小兒頭瘡,口滄,重舌,目翳。
2.《本草搶遺》:主咳嗽,燒為未服之。
3.《滇南本草》:燒灰治癩瘡。
4.《綱目》:燒研飲服,治下痢;酒服,治脫肛及女人陰脫,仍以油調搽之;醬汁和塗小兒面上黃水瘡。
5.《本草再新》:發痘疹。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