鯸鮧魚賦

鯸鮧魚賦

鯸鮧魚即為河豚,鯸鮧魚賦並序,乃是張詠做的一篇文賦。載於《張乖崖集》第一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鯸鮧魚賦並序
  • 作品別名:鯸鮧魚賦
  • 作品出處:《張乖崖集
  • 文學體裁:賦
  • 作者:張詠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鯸鮧魚賦並序
太平甲申歲,余知邑罷歸,浮江而北。有若覆甌者,漾於中流,移晷不滅。舟人曰:「此嗔魚也,觸物即怒,多為鴟鳥所食。」遂索書驗名,古謂之鯸鮧魚爾。因而賦之,亦欲刺世人之褊薄者。
鴻蒙積氣,化生品類,順天者自得美名,逆天者謂之兇器。天亦不問,任性而已。鯸鮧微物,江漢有諸,性本多怒,俗號嗔魚。其或天晴日暖,風微氣和,鱗者介者,潛泳江波,被大君之惠化,共委委而佗佗。鯸鮧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膨欲裂腹,不顧天地,浮於水上,半日未已。物或薦觸,怒亦復始。意謂天昊曠越,不與我遣大江之西流,神龍俛默,不與我禁水族之勿游,何巨魚之矯首,何靈龜之縮頭,何稱義於比目,何為祥之躍舟,此類可怒者甚眾,使我卒歲之沉憂,有若世之小人兮。才荒性卑,謂道德不可以稱據,謂仁義不可以取資,鹹呼志狂而識昧,獨謂量絕乎天維。妬賢泄憤,冥眸自欺,獨藩增咎,至死莫知。尤恐鯸鮧之遷怒,慊此善譬之非宜。嗚呼!造化不能移爾之性,萬類不能與爾之競,雖海有納,亦物之病。
乃為辭曰:鯸鮧褊僻,常蘊怒色。性不我移,仁者爾惜。殊不知老鳶伺隙,翩翱鼓翼,啄腹為食,其怒方息。鳶非爾賊,爾自貽伊戚者也。

作者簡介

張詠(946年—1015年),字復之,自號乖崖,濮州鄄城(舊治在今山東鄄城北)人。少任氣,不拘小節。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淳化五年(994年),累官至知益州。鎮壓李順餘部,撫定全蜀,恩威並用,蜀民畏而愛之。宋真宗即位,歷任戶部使、御史中丞、知杭州、知永興軍等職。鹹平六年(1003年),真宗以其前在西蜀治行優異,復命知益州。蜀民聞其再至,皆鼓舞自慶。景德四年(1007年),移知異州。大中祥符中,上疏批評真宗竭生民膏血而大興土木,請斬丁謂王欽若以謝天下。章三上,未得答覆。改知陳州而卒。著有《乖崖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