鯷,中國漢字,組詞有鯷魚,一種魚,亦稱“黑背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鯷
  • 拼音:tí
  • 部首:魚
  • 筆畫:20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音韻集匯,上古音系,廣韻,洪武正韻牋,魚類動物,

基本信息

  • 拼音:tí
  • 注音:ㄊㄧˊ
  • 部首:
  • 部首:
  • 部外:9
  • 總筆劃:20
字形分析:左右結構
異體字:
統一碼:U+9BF7
五筆:QOJH
倉頡:NFAMO
鄭碼:RKAI
四角:26381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tíㄊㄧˊ
◎ 〔~魚〕體長十餘釐米,銀灰色,側扁,生活在海中。亦稱“黑背鯷”。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客語拼音字彙] ti2 [梅州腔] ti2 [台灣四縣腔] ti2
◎ 粵語:tai4
◎ 潮州話:ti5
English
anchovy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字部】鯷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9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正韻》杜兮切,𠀤音題。同鮷。《博雅》鮎也。《類篇》魚重千斤。《戰國策》鯷冠秫縫。《注》鯷,大鮎,以其皮為冠。
《前漢·地理志》會稽海外有東鯷人。
《廣韻》《集韻》𠀤是義切,音䜴。
《廣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𠀤音弟。
《集韻》上紙切,音是。義𠀤同。

說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
大鮎也。從魚弟聲。杜兮切

說文解字注

(鮷)大鮎也。從魚。弟聲。此字詩爾雅釋文、廣韻作鮧。從夷。文選蜀都賦及玉篇作鮷。未知孰是。以夷弟篆體易譌也。山海經傳曰。今亦呼鮎為鮷。字林曰。靑州人呼鮎鯷。郭注爾雅曰。鮎別名鯷。江東通呼鮎為鮧。葢鮷鯷鮷三形一字。同大兮反。而鮧則別一字、別一音。不當合而一之。杜兮切。十五部。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deː
deːs
見戰國策
djes
見戰國策

廣韻

字頭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杜奚
齊開
平聲
四等
開口
上平十二齊
dʱiei
diei
dei
dɛi
dei
dei
dɛj
ti2
de
dei
上同[䐎/睼]
是義
支A開
寘A
去聲
三等
開口
支A
去五寘
ʑie̯
ʑǐe
ʑie
dʑjɛ
dʑiᴇ
dʑiɛ
dʑiə̆
shi4
zjeh
zjeh
魚名重千斤郭璞雲鮎之別名又音提音是
特計
齊開
去聲
四等
開口
去十二霽
dʱiei
diei
dei
dɛi
dei
dei
dɛj
di4
deh
dey
鮎魚別名

洪武正韻牋

字頭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杜兮
三齊
平聲

魚類動物

鯡形目(Clupeiformes)鯷科(Engraulidae)多種集群性鹹水魚類的統稱。與鯡近緣,但口大,幾乎伸過眼後,且吻尖。多生活於熱帶或暖溫帶淺海,常進入河口附近的半鹹水,少數熱帶種類棲居於淡水。春夏產卵,卵數多,長形,透明,浮於水面。約2日孵化,仔魚沉於水底。幼魚與成魚均以浮游生物為食,生長迅速。成魚長達10∼25公分(4∼10吋)。溫帶種類,如北方鯷(Engraulis mordax)和歐洲鯷(E. encrasicholus),均為重要食用魚;熱帶種類,如太平洋鯨鯷(Cetengraulis mysticetus),是重要的釣餌魚,特別用在鮪魚漁業。鱭屬(Coilia)種類臀鰭長,身體後部細尖,在中國乾制食用。很多鯷類魚易受損傷,網或其他硬物觸之可致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