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壩

鯉魚壩

興仁縣屯腳鎮鯉魚村,因坐落在群山中的一片平地上,又有盛產鯉魚的鯉魚湖,因此當地人都稱這裡為鯉魚壩。在鯉魚壩,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鯉魚壩
  • 地點:興仁縣屯腳鎮鯉魚村
  • 得名:盛產鯉魚的鯉魚湖
  • 資料來源:鯉魚壩
歷史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男的叫阿昆,女的叫阿珠,由於不堪當地惡霸的欺負,雙雙離鄉背井,來到了荒無人煙,只有滿山叢生的荊棘和參天古樹的地方,四處一片荒涼。阿昆和阿珠非常勤勞,建房開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很幸福。
有一年,遇上了大旱災,莊稼絕收,這可急壞了兩人,沒有糧食吃,沒有水喝,兩人只有到山上打獵,到岩洞中取水。一天,阿昆和阿珠到了一個岩洞,只見洞中有股清水順著岩壁淌下,岩壁深處有個水潭,水潭邊有條奄奄一息的鯉魚,阿昆拾起鯉魚準備拿回家,阿珠看到鯉魚在流淚,於是非常不忍心,就把鯉魚放回了潭中,兩人接滿了水後就回了家。
天還在一直乾旱,阿昆和阿珠再也不忍心看著那綠油油的禾苗一棵棵的乾涸死去,於是他們挑起水桶,穿上草鞋,翻山越嶺到十幾里以外的地方去擔水來澆灌禾苗,每天起早摸黑,雖然只能往返幾次,但是他們並不氣餒,一直挑啊挑,挑了整整九十九天,兩人的肩膀挑腫了,腰桿壓彎了,腳板底磨出了大大的血泡,可是兩人還是繼續挑著水桶,在那漫長而崎嶇的道路上艱難地行走。
一天夜裡,兩人共同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一條鯉魚化身為妙齡少女,告訴他們她是水神的女兒,也就是當初他們放生的鯉魚,如今是來報恩的,她已經把清水引到他們家門前,水裡還有很多鯉魚。第二天清晨,兩人急忙來到門前的石壁下開始挖,挖了不一會兒,一股清泉從石頭下面涌了出來,水越來越大,不一會就成了一大潭水,隨著水一起湧出來的,是許許多多又肥又大的鯉魚。阿昆和阿珠捧起清清的泉水,欣喜萬分,激動得流下了眼淚。阿昆和阿珠急忙從山上抬來石頭,將泉水圍住,並順著山腳鑿開水溝,把水引到田裡。從此以後,無論遇到多大的旱災,他們的禾苗再也不會被枯死,他們也不用再到遙遠的地方去擔水了。
許多年後,阿昆和阿珠的子子孫孫,把這長滿了雜草的壩子,開墾成了良田,這個水潭,一年四季,長流不斷,據說是阿昆和阿珠變成了一對青龍,住到水潭底下去,年年為人們疏通水道,保護著這股清泉,於是人們就把這個水潭叫做龍潭,而那些肥壯的鯉魚,也順著水溝流到田裡,人們傍晚收工回家,都可以隨手抓上幾條,提到家裡做菜,由於滿壩子都有魚,於是人們就把這個地方叫做鯉魚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