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鮮卑是鮮卑的一支,亦稱別部鮮卑。拓跋鮮卑,應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涼的河西鮮卑禿髮部,而習慣上往往僅指北部鮮卑。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
拓跋姓出自鮮卑族拓跋(又稱托跋)部。拓跋氏望出潁川郡、雁門郡。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五十四...
在此期間,鮮卑同中央王朝時和時戰。 十六國時期,鮮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亂不堪,建立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
拓跋屈(?~338年),字號不詳,雲中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人,鮮卑族。北魏平文帝拓跋鬱律第三子 ,烈帝拓跋翳槐之弟,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弟。東晉鹹康四年(338)...
禿髮氏與拓跋同源。397年,後涼的禿髮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的西秦,禿髮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鮮卑汗國歷史 編輯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開,字涉珪,雲中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人,鮮卑族。北魏王朝開國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
拓跋綽(?~293年),定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人,鮮卑族,西晉時期代國第三任君主(286―293年在位)。北魏皇帝先祖,追封神元帝拓跋力微之子。太康七年(286年...
“拓跋”氏。在宋版在《百家姓》中排第454位。鮮卑族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鮮卑族是一個“以山為號”的民族,最早生活在...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
北魏宗族十姓,與鮮卑拓跋氏同宗族諸姓。據《魏書·官氏志》載,至拓跋鄰時“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攝領之,乃分其氏”。和拓跋氏合稱八姓。其中拓跋氏,由拓跋鄰...
代國(338-376)鮮卑拓跋什翼犍代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權。魏晉時期鮮卑拓跋部原遊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一帶。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拓跋力...
尉遲(讀音yù chí)是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時期苻堅攻滅鮮卑拓跋部族,滅亡代國。後來拓跋邽復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與此同時,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號...
北魏獻皇帝拓跋鄰繼位後,七分國人,使諸兄弟各自攝領之。其三弟公族,號為万俟氏,成為敕勒族部落,居住於西北地區與山西地區一帶,支持鮮卑族拓跋部建立代國政權。
鮮卑本居塞外,日漸強大;酋長檀石槐統一鮮卑各部,劃為三部,繼匈奴成為較強民族,包括:慕容氏居於幽州、段氏居遼西、宇文氏居遼東、拓跋氏居漠北。後來,慕容氏與拓跋...
五胡亂華以後,終由鮮卑族的拓跋氏統一華北,建立北魏,其 嘎仙洞 時北魏歷代君主都已重視漢文化之學習。到北魏孝文帝一代,已有馮太后與朝臣李沖的改革,建立均田制...
第一章 早期的拓跋氏社會 第一節 鮮卑拓跋部的起源與遷徙 一、兩漢時代北方民族格局的演變 二、鮮卑拓跋部的起源 三、拓跋鮮卑的兩次大遷徙 第二節 魏晉時期拓跋...
③遷往洛陽的鮮卑人,要以洛陽為籍貫,死後不得歸葬平城。④改鮮卑貴族原有的姓氏為漢姓,並定門第等級。所改之漢姓,以音近於原鮮卑姓者為準。如拓跋氏為首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