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叔義

鮑叔義

管仲鮑叔牙之義。同”管鮑“兩人相知很深,交誼甚厚。舊時常用以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鮑叔義
  • 典源:《史記》卷六十二
  •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
  • ,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典源譯文,釋義,運用示例,

基本信息

詞目:鮑叔義
拼音:bào shū yì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列傳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典源譯文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的時候,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明、有才幹。管仲家貧,經常占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很好地對待他,不因為這些事而有什麼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以後,桓公讓魯國殺了公子糾,管仲被囚禁。於是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後,在齊國執政,桓公憑藉著管仲而稱霸,並以霸主的身份,多次會合諸侯,使天下歸正於一,這都是管仲的智謀。 管仲說:"我當初貧困時,曾經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財利時自己總是多要一些,鮑叔並不認為我貪財,而是知道我家裡貧窮。我曾經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於窘境,鮑叔不認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我曾經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國君驅逐,鮑叔不認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需要贍養。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為我沒有廉恥,知道我不因小的過失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於天下而感到恥辱。生養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啊。"鮑叔推薦了管仲以後,情願把自身置於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多數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讚管仲的才幹,反而讚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釋義

管仲鮑叔牙之義。兩人相知很深,交誼甚厚。舊時常用以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運用示例

高適《宋中遇陳二》:“常忝鮑叔義,所期王佐才。”
傅玄 《何當行》:“ 管鮑不世出,結交安可為。”
范仲淹《得李四宗易書》詩:“須期管鮑垂千古,不學張陳負一朝。”
許自昌 《水滸記·約婚》:“ 蕭曹協力同寅, 管鮑交情全斷。”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等一個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著了,還不免弄成個避面尹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管鮑 。”
傅鹹《感別賦》:悅朋友之攸攝。慕管鮑之遐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