魾

魾,主要棲息於大江河的主河道,為底棲魚類。性兇猛,獵食性,主食小型魚類,亦食蛙類及蝦類。約在5-6月份繁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魾
  • 拉丁學名:Bagarius bagarius
  • 別稱:面瓜魚、黃魚
  • :動物界
  • :鮎形目
  • :鮡科魾屬
  • 分布區域:瀾滄江下游,印度、緬甸和泰國等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魾,英文名:Yellow sisorid-catfish 。
瀕危等級:易危。
為?>輻鰭魚綱鯰形目吸口鯰科魾屬的其中一種,俗名面瓜魚。頭和體前部特別粗大平扁,背緣以背鰭起點處為體最高,往前後漸低,尾柄圓,腹面平。頭寬大,前端楔形。吻鈍圓。口大,下位,弧形;齒尖錐形,大小不等,下頜齒較前頜齒稀疏,外列齒較大,約呈1行排列。眼小,位於頭背側。具頜須1對和頦須3對,頜鬚髮達,寬扁,末端細長,後伸達胸鰭基後端,頜須有皮褶與吻部相連;頦須纖細。頭背及體表皮膚粗糙,布滿縱嵴突,腹面光滑。背鰭硬刺後緣光滑,末端柔軟,延長成絲狀;脂鰭短;胸鰭平展,硬刺後緣有弱鋸齒,末端亦呈絲狀,延至腹鰭基後端;尾鰭大,深分叉,上下葉末端延長成絲狀。體灰黃,背鰭後方、脂鰭下方及尾鰭基前上方各有一灰黑色大鞍狀斑,下延過側線,偶鰭及尾鰭布有黑斑。
主要棲息於大江河的主河道的,為底棲魚類。肉食性魚類,性兇猛,獵食性,靠嗅覺覓食主食軟體動物及小型魚類,嗜食腐屍亦食蛙類及蝦類。約在5-6月份繁殖。
魾
對其野生狀態數量不甚了解。但常可見到。近數十年來,由於產區人口劇增,電、毒、炸等有害捕撈方法的使用較為普遍,致使其資源量急劇減少且逐年體型萎縮,大部分幼體便能繁殖。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𠀤音邳。《說文》大鱯也。其小者名鮡。《爾雅·釋魚》魾,大鱯。《注》似鮎而大,白色。《古今注》白魚雄者曰魾。
《唐韻》敷悲切《集韻》攀悲切,𠀤音丕。義同。
《集韻》頻脂切,音毗。魴也。《爾雅·釋魚》魴魾。《注》魴,一名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