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塞爾
- 外文名:Rudolf·Borisovich·Barshai
- 國籍:俄羅斯
- 出生地:俄羅斯
- 出生日期:1924年9月28日
- 逝世日期:2010年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莫斯科音樂學院
- 代表作品:賦格的藝術(改編)
個人履歷,作品介紹,
個人履歷
1945年,鮑羅丁四重奏成立,最早的大提琴是羅斯特洛波維奇,幾周后,Valentin·Berlinsky 接替了他,巴塞爾和兩位小提琴家Rostislav·Dubinksy與Nina ·Barshai一起加入,成為第一代保羅頂四重奏的成員。1953年史達林和普羅科菲耶夫在同一天去世,鮑羅丁四重奏團召集到這位領導的葬禮上演奏。同一年,巴塞爾離開四重奏,Dmitri·Shebalin接替他的位置,第二代的鮑羅丁四重奏從此開始。
1955年,巴塞爾創立了莫斯科室內樂團,這個室內樂團被著名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室內樂團”,從此,這個樂團也成為巴塞爾最重要的事業發展基地;1962年5月,他們參加巴斯音樂節的演出,與梅紐因的節日樂團一起表演了麥可·蒂皮特的雙弦樂協奏曲。
1977年1月,巴塞爾移居到以色列,到了西方之後,他收到熱烈的歡迎。兩個月後,在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廳。他和鋼琴家沃爾特·克萊因一起合作了一場全莫扎特的音樂會,當時指揮演出的樂團是英國室內樂團。他立即被聘為英國室內樂團的音樂總監,之後,普利茅斯樂團也聘用他為音樂總監,直到1988年。他同時在巴黎樂團與溫哥華樂團擔任重要的位置,後來因為首席圓號的問題與溫哥華樂團交惡。
作品介紹
在創作上,巴塞爾在創作和改編方面一直有很多室內樂團增添很多的傑作。2003年,他將阿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改編為12人室內樂團的版本,將蕭士塔高維奇的一些四重奏的作品改編為室內樂團的版本。他還續寫了馬勒的第十交響曲,多次在德國等地上演,成為馬勒第十交響曲重要的版本之一,他在去世前,剛剛完成了巴赫的《賦格的藝術》室內樂團版的改編。
巴塞爾的錄音被譽為是”白熱化“,尤其是蕭士塔高維奇;蘇聯解體後,莫斯科北郊的一個倉庫中發現一大批蘇聯音樂家的錄音寶藏,其中就有不少巴塞爾的演出錄音,而在西方,荷蘭的Brilliant出版的巴塞爾錄音集,是近年來最為齊全的巴塞爾唱片集。
2010年11月2日,魯道夫·巴塞爾在瑞士巴塞爾去世,終年86歲;據外電報導,在生命的最後時日裡,他仍然堅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