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華中抗日根據地按照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模式創辦的培養文化藝術人才的學校。1940年11月籌辦。1941年2月,魯藝華中分院在蘇北鹽城召開成立大會,劉少奇任院長,丘東平任教導主任。魯藝華中分院設文學、戲劇、音樂、...
魯迅藝術學院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培養抗戰文藝幹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後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簡稱“魯藝”。建立條件 1938年2月,毛澤東和周恩來領銜,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揚等人聯名發出魯迅藝術學院《創立緣起》。文中說,藝術是宣傳、發動與組織民眾的最有...
【魯迅文學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是由毛澤東、周恩來、林伯渠、周揚等同志發起,沙可夫、周揚等同志先後負責,分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四個系。以後曾在晉東南、華中等地成立過“魯藝”分院。解放戰爭時期,“魯藝”曾一度遷校至東北,全國解放後,才分別合併入各個藝術教育單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與呂冀兩同志,...
鹽城魯藝紀念碑頂端嵌有金色的五角星,五角星下是一面紅旗,象徵著在黨的指引下,革命文藝大旗千秋萬代永遠飄揚。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創建於1941年春,院址設在鹽城兜率寺和貧兒院,劉少奇兼任院長。全院分設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四個系,一個普通班和一個少年班,共有師生400餘人。正當這株文藝新苗茁壯成長之...
二、鹽城魯迅藝術學校 1958年9月,鹽城專區藝術學校成立,為新四軍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的繼承學校。1960年,為紀念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成立二十周年,更名為鹽城魯迅藝術學校。“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辦。1980年,恢復鹽城藝術學校。1984年,更名為鹽城市戲劇學校。1993年3月,復名為鹽城魯迅藝術學校。合併升格 ...
《華中魯藝記》以1941年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的歷史發展為背景,以丘東平、許晴、王海紋、方清萍等魯藝師生的真人真事為原型,創造性的選取了華中魯藝招生、開學、“北秦莊遭遇戰”等史實中一個個坐標點,聚焦、定格、延伸……再現了華中魯藝血染的崢嶸歲月,謳歌了華中魯藝師生浴血青春、無怨無悔的愛國情懷,塑造了...
1941年2月,唐景陽被派往蘇北解放區,在鹽城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文學系教授。學院停辦後,參加新四軍第三師魯藝文工團。9月,調鹽阜區聯立中學任教導主任兼中共支部書記(校長由行署主任宋乃德兼任),主持學校工作。當時,正是解放區最困難時期,蘇北又是抗日游擊區,工作、生活異常艱苦、緊張。唐景陽親身參加對日寇...
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上海救亡演劇隊第1隊,後在重慶育才學校任教;皖南事變後,參加新四軍,在軍部和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從事音樂創作和教學工作。1943年赴延安,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延安中央管弦樂團團長。1945年後在華北大學任教。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文工團團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上海...
1941年,為了推動華中地區抗日文藝活動開展,“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在鹽城成立。同年,17歲的朱澤被華中魯藝美術系錄取。通過學習,朱澤描繪民眾抗日鬥爭的連環畫受到肯定。1942年底,日軍對鹽城進行了第二次掃蕩,朱澤被調到新四軍軍部敵工訓練班學習。次年3月,朱澤由建湖縣敵工部(新四軍駐建陽縣聯絡辦事處)派...
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文學系教授。1946年,參加中共駐南京代表團,從事統一戰線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情報總署辦公廳主任,中央軍委聯絡部辦公廳主任,出版總署辦公廳副主任、黨委書記,文化部辦公廳主任、部長助理、副部長,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局長,文化部顧問。先後創作出版了詩集《草原牧歌》《將軍的馬》...
姚蓮娟(1920-1941),女,化名白荻、葉玲,浙江平湖人。七七事變後,參加上海《大公報》主辦的業餘話劇聯合公演。1938年考入暨南大學商學院攻讀,後加入蟻蜂劇社,為開展“孤島劇運”作貢獻。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底,按照黨組織指示,化名葉玲,赴蘇北鹽城新四軍抗日根據地,進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戲劇系學習。...
當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階段,許幸之在“孤島”上海話劇戰線上對敵進行前哨戰,嗣後又轉移蘇北解放區參加籌建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工作,並在該院美術系和戲劇系任教,曾繪製了大副壁畫《高爾基》像,設計了新四軍臂章。還將鹽城大戲院設計改建為“魯迅藝術學院”,成為當時新四軍軍部的活動中心,受到陳毅同志的高度讚揚。...
王海紋(1924年—1941年7月24日),原名俞中和,出生於上海,上海啟秀女中學生。愛國律師俞鐘駱的次女。人物生平 陰曆1924年9月17日,出生於上海。1940年冬,在姐姐俞啟英的指引下,16歲的她經南通、海安、東台一路到達鹽城,進入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戲劇系學習,成為一名文藝戰士。在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戲劇系,...
1941年1月,劉保羅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戲劇系主任,1941年3月15日,他率領魯藝實驗劇團去龍岡參加新兵團成立大會的慰問演出。被一支膛內有子彈的執勤步槍道具擊中腦部,使其以身殉職。人物生平 劉保羅(1907~1941),湖南長沙人。原名劉卝(古礦字),號臍生。因在《西線無戰事》劇中逼真地扮演了被迫從軍的青年...
1940年底,何士德奉命到達蘇北鹽城,擔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音樂系主任和教授。音樂系有60多名青年學員,他一邊教學,一邊同日寇的掃蕩作鬥爭,還要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1941年 5月他帶領部份學員參加反掃蕩兼做民眾工作。一次在舊黃河邊,陳毅見到他,十分高興地說:“好啊,你們一班文化人都變成武工隊了,既...
1941年皖南事變中突圍抵達江蘇鹽城,任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教導主任、華中局機關報《江淮報》副總編輯。1943年調任浙東行政公署文教處處長,浙東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魯迅學院院長。抗日戰爭勝利後曾任華中文化協會主任。解放戰爭期間,曾任華東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上海解放,任軍管會文藝處副處長。1950年為華東軍政...
1940年5月,被任命為中共皖東津浦路西省委書記;10月,隨劉少奇進江蘇,擔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華東局黨校校長,並參與開闢根據地、協助劉少奇進行黨建和文化建設工作,組建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等;領導華中局黨校整風審乾運動,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為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勝利提供了政治保障。1945...
他先到蘇北鹽城新四軍軍部報到,由中共中央華中局派往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任文學系教授。1941年5月,華中局調戴平萬到蘇中區黨委宣傳部工作,負責主編《抗敵報》。1943年,由於工作需要,華中局調戴平萬至蘇中區黨校任副校長兼教務主任,並講授《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等理論課程。1945年春天的一個清晨,戴平萬在...
丘東平是廣東省海豐縣人,新四軍作家、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教導主任。1941年7月,丘東平在指揮師生突出日軍重圍的戰鬥中犧牲,年僅31歲。他以新四軍政工幹部和戰地作家的雙重身份,踐行了一位革命者的忠誠誓言。由於種種原因,現存關於丘東平的史料很少。如何駕馭這種情形下的長篇人物紀實寫作,是對一個作家綜合實力的...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莊五洲因而投入以文學與藝術抗日的行列,參與晉江縣抗敵分會,並與美術界人士李碩卿、黃紫霞等人創辦《抗敵畫報》,加入晉江漫畫社,受聘擔任刊物《時事漫畫》的副主編。1940年春,莊五洲前往上海發展。1941年,他輾轉前往蘇北,在鹽城於成立不久的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擔任美術系教授;期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