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來源:原代號872062,系山東省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以徐薯18號為母本、群力2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1994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特徵特性:該品種頂葉葉色綠,葉脈紫色。莖綠褐色,莖粗,莖長中等,分枝較多多。薯塊紡錘形,皮色淡紅,肉色杏黃。結薯集中,整齊度好,食味及加工品質好於北京553品種。薯乾色白、平整,春薯烘乾率30.6%,夏薯烘乾率27.8%。屬曬乾、鮮食、加工多用型品種。
該品種生長勢強,對根腐病抗性較強,對莖線蟲病抗性一般,不抗黑斑病,耐瘠性差。
(3)產量表現:1992~1993年山東省甘薯新品種區域試驗,在食用組區域試驗中,春薯平均單產鮮薯2194.9千克,夏薯平均單產鮮薯1625.2千克,分別較對照種北京553增產24.0%和9.2%;1993年山東省甘薯新品種生產試驗,春薯平均單產鮮薯2716.3千克,夏薯單產鮮薯2144.8千克,分別比對照種北京533增產21.3%和31.8%;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示範種植,鮮薯產量、曬乾率均高於徐薯18號。
(4)栽培要點:該品種不耐瘠薄,不宜在山嶺薄地和沙荒地種植,應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區種植。因不抗莖線蟲病、黑斑病,不宜在莖線蟲和黑斑病重病區種植。種植密度以3500~4000株為宜。重施基肥,增施鉀肥和磷肥,注重平衡施肥。生育後期有脫肥現象的地塊,應進行葉面追肥。
(5)套用前景:該品種適宜在城市郊區及平原旱地中、上等肥力甘薯產區推廣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