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過程
煙薯25是煙臺市農科院甘薯所以魯薯3號為母本,紅肉紅為父本通過有性雜交,從其後代中選育的優質甘薯品種。1999年通過國家級北方大區區域試驗,2012年3月通過國家鑑定,山東省審定。
特徵特性
鮮食品種,萌芽性較好,中長蔓,分枝數5~6個,莖蔓中等粗,葉片淺裂,頂葉紫色,成年葉、葉脈和莖蔓均為綠色;薯形紡錘形,淡紅皮桔黃肉,結薯集中薯塊較整齊,單株結薯5個左右,大中薯率較高;食味好,乾基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較高;耐貯;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適宜食用和烤甘薯。烘乾率27.04%,澱粉率17.16%,粗蛋白1.27%,還原糖5.62%,可溶糖10.34%,胡蘿蔔素3.67,蒸煮後呈金黃色,甜香味極好。抗根腐病,抗黑斑病,中抗莖線蟲病,中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
產量表現
鮮薯第1生長周期畝產2495.55千克,比對照
徐薯18增產33.58%;第2生長周期畝產3723.2千克,比對照徐薯18增產22.14%;薯乾第1生長周期畝產679.8千克,比對照
徐薯18增產31.62%;第2生長周期畝產1005.2千克,比對照徐薯18增產17.36%;澱粉第1生長周期畝產428.24千克,比對照徐薯18增產10.94%;第2生長周期畝產638.90千克,比對照徐薯18增產3.00%。
國家區試:2010~2011年國家區試結果:兩年十九點次平均:鮮薯產量2014.6千克/畝,較對照徐薯22增產1.30%,居第一位。
國家生產試驗:鮮薯產量在寶雞、濟寧、石家莊三個試點均比對照增產,平均鮮薯產量2382.0千克/畝,比對照徐薯22增產8.58%;平均烘乾率27.04%,比對照低4.02個百分點;平均澱粉率17.16%,比對照低3.50個百分點。
山東省區域試驗:2009~2010年山東省區試結果:兩年十四點次平均:鮮薯產量2430.5千克/畝,較對照徐薯18增產23.88%,居第2位。
山東省生產試驗:2011年參加山東省生產試驗,鮮薯產量在濟寧、日照、泰安、濟南、煙臺五個試點均比對照增產,鮮薯平均產量2495.55千克/畝,較對照徐薯18增產33.58%。高產地塊畝產可達4000~5000千克。
臨沂市生產試驗:2013年臨沂市農科院甘薯課題組引進,在試驗地進行了栽培試驗,發現該品種具有高產、穩產、耐旱、耐肥水、適應性廣、抗病性強、食味佳等特點,平均畝產量為3800千克,比對照品種
北京553增產15%以上,通過貯藏,每畝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是適合臨沂市鮮食栽培的上等品種,很適合商業化生產。
適種區域
該品種適宜在中國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遼寧、山西、陝西、內蒙古、新疆、吉林、北京和天津市種植。
栽培技術
培育壯苗
應選擇土質疏鬆的新開丘陵山地或水旱輪作地,要求地力較乾燥、土層深厚肥沃且管理方便的地塊作苗床。種薯排放前對苗床進行適當深耕、深翻,並在苗床底部埋入稻草、豬糞等有機物,再蓋土層,細整,施足底肥及消毒處理。
採用秋薯留種,選擇完整、大小適中的薯塊,剔除帶病蟲、皮色異常、破損薯塊,然後用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浸種消毒。
苗床管理
排種後蓋上肥土和腐熟有機肥,厚約3~5厘米,以蓋沒薯種為度。排種至齊苗蓋膜保溫保濕,出苗後,苗高5厘米以上,晴天掀開薄膜,讓芽苗見光轉青,夜晚蓋上薄膜。芽苗長至15~20厘米,全揭膜煉苗,3~5天即可剪苗。每次剪苗後施1次稀薄人蓄糞水肥,然後蓋薄膜催苗。
整地栽插
煙薯25是塊根作物,要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通氣良好、肥沃適度。深耕能加厚活土層,改善通氣性,加強蓄水能力,促進土壤養分釋放。因此整地作畦栽插前20天先用1米寬規格的旋耕機翻犁1遍後,再於栽插前8~10天用旋耕機翻犁起壟作畦,單行種植,春薯行距一般為70~80厘米,每畝栽插3500~4000株左右,夏薯行距一般為60~70厘米,每畝栽插4000~4500株,株距20~23厘米,結合整地,畝施腐熟的廄肥3000~4000千克,
N、
P、
K含量30%的煙薯25專用配方肥35~40千克作底肥,在起壟時施入。
應選擇土壤含水量適中,氣溫穩定通過18℃為栽插的上限。以陰天或晴天的傍晚栽插為好,儘量避免在雨天扦插。栽插後及時澆定根水,以保證插苗的成活率,一般4月下旬即可栽插。
高剪苗能夠降低薯苗黑斑病、莖線蟲病等病原的攜帶量,有效防止或減輕大田病害的發生,栽插時要剔去病苗、弱苗,選擇莖蔓粗壯,節間短,韌而不易折斷,節上無白根、葉色濃綠、剪口外白漿多而濃、無病斑,苗長為20~25厘米,帶3~5個芽為宜。
採用斜插法,栽前浸苗,插入土中的節數為2~3個,露出2~4個節,深度為35厘米,使入土節位在同一土層,便於管理,且通氣良好,易結薯,增加結薯數。
田間管理
甘薯栽插後3~4天后,應查苗,如發現有死苗,應及時補苗,確保全苗,補苗後澆足肥水,可使甘薯生長平衡。
甘薯栽插後的生長期,一般正值高溫多雨的季節,容易長草,所以結合整地作畦的同時,全園噴施芽前除草劑(如禾耐施),以防雜草叢生,在封壟前若形成草荒則應及時
中耕除草,並在除草後噴施芽前除草劑,以達到省工省力的目的。據雜草生長的情況來定中耕時期,栽後50天左右施夾邊肥,同時結合中耕培土除草。
在甘薯生長期間,常遇多雨天氣,應注意及時清溝排濕排澇,若遇特別乾旱的天氣應及時灌跑馬水,促進分枝形成,多結薯。
山東省各地都有
翻蔓的傳統習慣,理由是拉斷不定根,避免長成小薯,同時便於除草。事實證明翻蔓擾亂了莖葉自然生長狀態,造成人為機械損傷和重疊,降低光合效能,同時拉斷了不定根,減少了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同樣制約生長,造成減產。因此,在莖蔓管理上要積極改變傳統習慣,做到不翻蔓、不提蔓。
合理施肥
甘薯生長離不開肥料,以農家肥為主,配合增施鉀肥和磷肥。
早追施苗肥:視土壤肥力的狀況,在栽後15天內(成活後7天左右)用尿素5千克/畝,進行對水澆施。
施足底肥:可用腐熟的有機肥,甘薯長勢強,對氮肥最敏感,鉀肥需要較多,所以在甘薯施肥時要注意氮、磷、鉀的配合施用,施肥原則為“控氮、增磷、重鉀、加鋅、忌氯”。
重施夾邊肥:在甘薯栽後的50天左右,選擇晴天破壟曬白1~2天后進行,後期視莖葉生長情況酌情追施適量的“裂縫肥”。
根外追肥:根據甘薯生長情況進行,若出現甘薯長勢不良或偏弱,可用根外追肥進行調節。根外追肥應選擇在晴天的傍晚進行,用
磷酸二氫鉀2‰,硼鋅鎂複合肥2‰等進行噴霧,據需要可進行2~3次(每次間隔10~15天)。
病蟲防治
煙薯25主要以鮮食為主,要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技術規程,不使用劇毒高殘留殺蟲劑。經最近幾年的試驗結果表明,煙薯25主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和薯瘟,主要防治措施是注意合理輪作,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敵克松1000倍液淋蔸。蟲害主要有蠐螬、卷葉蟲、斜紋夜蛾等,注意消除田間雜草,田間蟲害嚴重時可用2.5%敵殺死500倍液進行防治。
收穫貯藏
煙薯25的收穫物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誌,煙薯25的收穫期主要由氣溫決定。一般在當地平均氣溫下降到15℃左右開始收穫。我市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初霜前收穫為宜,收挖時要輕挖、輕裝、輕運、輕卸,防止薯皮和薯塊碰傷,最好用塑膠周轉箱裝運。
貯藏前要將窖清掃乾淨後進行消毒,噴灑
多菌靈或點燃硫磺粉熏蒸,消滅病菌。入窖的甘薯要嚴格去除帶病、凍害、破傷嚴重的薯塊。窖內要留出一定的空間,貯藏量占窖空間約2/3,薯中間要放入通氣孔,濕度以75~80%為宜,窖溫保持在9~12℃,在貯藏期間,一定要定期檢查,發現病薯及時清理出貯藏窖。重點防治黑斑病、黑痣病,特別是軟腐病在這一期間的危害。
榮譽表彰
2011年獲全國甘薯食用品質組競賽鮮薯產量第二名、食味第一名,冠有“全國最好吃”的美譽。
意義價值
煙薯25肉色美觀漂亮,蒸煮後呈金黃色,其鮮薯胡蘿蔔素含量為3.67毫克/100克,既避免了
胡蘿蔔素含量過高,造成口味下降,又可以補充給人體充足的VA原料,預防VA缺乏症,提高營養價值。
煙薯25不僅食用極佳,更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紅薯具有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的功效,富含β-胡蘿蔔素、膳食纖維、黏液蛋白等成份,有潤滑關節、排毒養顏、延緩肌膚衰老、防癌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