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爾問題

魯爾問題(Ruhr Problem),1923年因法國和比利時軍隊占領德國魯爾區所激化的國際爭端。亦稱魯爾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爾問題
  • 外文名:Ruhr Problem
  • 時間:1923年
  • 亦稱:魯爾危機
起因,過程,

起因

按照《凡爾賽和約》(見巴黎和會(1919)),德國必須承擔戰爭責任,賠償協約國在戰爭中的損失。但協約國在簽訂和約時沒有就德國賠償總數取得一致意見,和約決定設立協約國賠償委員會,由該委員會在1921年5月1日以前核算德國政府應賠償總數。在此之前,德國應先償付 200億金馬克,以現金和實物支付。法國在賠償委員會中起支配作用。
1921年1月28日,賠償委員會要求德國賠償總數2260億金馬克,為德國政府所拒絕。協約國對德國進行國際制裁,占領萊茵河右岸杜塞道夫等城鎮。 4月27日,賠償委員會把賠償總數減為1320億金馬克,德國政府勉強接受,但在支付1921年20億金馬克賠款後,表示財政困難,請求延期支付1922年後的賠償。英國從其傳統的歐洲均勢政策和經濟利益出發,不願過分削弱德國,力圖減輕它的賠償義務,建議德國賠償總數減為500億金馬克,延緩4年償付。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反對縮減德國賠償總數,只同意延緩償付期兩年。並要求在此期間,德國負擔占領軍費用,向協約國提交“生產抵押品”,否則,協約國有權占領魯爾區。
1922年底,賠償委員會宣布,德國沒有履行該年度的木材交付義務。
1923年1月2日,法國在備忘錄中指出,賠償委員會要求德國在1922年頭11個月裡向法國和盧森堡交付總共1386萬多噸煤,德國實際上只交付1170萬噸。9日,賠償委員會不顧英國的反對,宣布德國沒有完全履行煤的交付義務。

過程

1923年 1月11日,法國和比利時分別以相同內容的照會通知德國政府:“鑒於德國沒有及時交付木材和煤,因此決定派一個技術專家委員會進入魯爾區,監督煤業辛迪加生產,保證德國能履行支付賠償義務。”同日,法、比軍隊首先占領魯爾煤區中心埃森,接著占領波鴻和多特蒙德,最後占領了幾乎整個魯爾煤區。
德國總理W.C.J.庫諾(1876~1933)下令消極抵抗。宣布不同法、比占領當局合作,召回駐巴黎大使和駐布魯塞爾公使,停止向法國和比利時支付一切賠償。占領區的礦工和鐵路工人展開罷工或怠工鬥爭,所有經德國到法、比的鐵路和水路交通陷於癱瘓。法、比占領當局採取強制措施,控制煤炭的管理、生產和分配,禁止占領區輸出商品,徵收煤稅和其他關稅。對所有參加消極抵抗的德國人,包括他們的家屬,進行逮捕、監禁、罰款、驅逐出境以至處死。
1923年5月2日,德國政府照會協約國和美國政府,強調在恢復魯爾區和萊茵蘭地區的正常狀態以前,德國將繼續進行消極抵抗。照會建議,德國賠償總數為 300億金馬克,其中部分賠款用國際貸款支付。法國認為德國建議毫無實質性內容,英國對德國建議也感到失望。此後整個夏天,儘管英國從中斡旋,法國始終拒絕進行談判。德國由於喪失魯爾重工業區,以及對占領區的巨額津貼,財政經濟越加困難,馬克幣值暴跌。
1923年 6月中旬,10萬馬克兌換1美元,8月8日跌為500萬馬克兌換1美元。庫諾政府面對內外危機,於8月12日辭職。G.施特萊斯曼繼任總理後,改革財政和貨幣,鎮壓工人革命,宣布從 9月26日起停止消極抵抗。他幾次要求同法國政府直接談判,均為法國所拒絕,於是支持煤業辛迪加同國際工礦管制代表團、法比魯爾區管制委員會進行談判。
11月23日,雙方簽訂協定,規定:煤業辛迪加重新開始向協約國交付煤和焦炭,作為德國實物賠償,法國和比利時得到煤炭總產量的18%,焦炭總產量的35%;從10月 1日起所開採的煤歸煤業辛迪加所有,每出售一噸煤,向協約國交納10法朗稅款。法國通過這一協定,達到了強取德國“生產抵押品”的目的。對德國賠償問題態度有所緩和,魯爾危機接近尾聲。
11月30日,賠償委員會委任兩個專家委員會討論解決德國賠償問題。其中第一專家委員會在1924年4月9日的報告(通稱道威斯計畫),為出席倫敦會議(1924年 7月16日~8 月16日)的協約國和德國政府所接受,從而暫時地解決了德國賠償問題。
8月16日,法國、比利時與德國達成協定,從9月1日開始實施道威斯計畫的一年內,法國和比利時軍隊撤離魯爾等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