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遜漂流續記(魯濱遜漂流記續集)

魯濱遜漂流續記

魯濱遜漂流記續集一般指本詞條

魯濱遜漂流續記》(The Fu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又稱《魯濱遜漂流記續集》,也作《魯濱孫漂流續記》。

作者:丹尼爾·笛福

英國作家,新聞記者,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是英國新古典主義作家。

基本介紹

在《續集》里,魯濱遜由於不安分的冒險精神的驅使,使他自己重新踏上了冒險旅途。這期間,他回到了他所在的小島,給小島帶來了新生機。後來,在隨侄子出海的過程中,因為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土著事件與船員產生不和,而半路下船。隨後,又因購買了一艘船,卻沒了解船的來歷。魯濱遜從而被當成海盜被英國和荷蘭船隻追擊,而一路向北來到了中國的金昌(南京附近)。然後從此地開始了回到故土的旅程。
魯濱遜來到中國的南京、北京以及長城以外的蒙古地區,以比較的方法描述中國見聞。城市、生活、貿易、軍隊等等一切都不如歐洲。書中充斥著對中國的歧視、偏見和傲慢。歐洲中心主義的優越感使笛福藐視中國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東方主義視角使他鄙視東方、隨意建構中國形象。隨後他在北京跟隨商隊穿過無人煙沙漠,遭遇蒙古人的圍追等,在其中,魯濱遜的思想受到了教化,從而逐漸體會到了安穩生活的可貴。最後,幾經輾轉,魯濱遜在1705年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倫敦,結束了一生的冒險生涯。
與《魯濱遜漂流記》相比。在魯濱遜這十年內的生活,笛福更側重於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在故事中,魯濱遜作為一名典型基督教徒,在各地冒險的過程中不斷吸收著新的宗教觀念,在遭遇危險時變得更加冷靜。在星期五遇難以後,更是明白了安定生活的可貴。在俄羅斯同被流放的王宮貴族談心過冬的時候,明白了人應該看淡世俗金錢而追尋內心的安穩寧靜。
《續集》里的一些對當時的民風的描寫與現實有一定出入,同時也帶有笛福對一些民族人種的主觀印象。《續集》在一定程度上為殖民擴展奠定了輿論基礎,在當時為貶斥中國擴充了文本基礎,對當今跨文化交流有著一定的警醒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