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溝組為一套厚-巨厚層粗碎屑為主的沉積。下部為淡玫瑰色夾紫紅色砂岩、含礫砂岩、礫岩夾細砂岩;上部為淡灰綠色砂岩、含礫砂岩。為半乾旱-乾旱氣候下河流?湖泊相沉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溝組
- 年代:T1
- 命名者:李佩賢等
- 命名時間:1987年
魯溝組為一套厚-巨厚層粗碎屑為主的沉積。下部為淡玫瑰色夾紫紅色砂岩、含礫砂岩、礫岩夾細砂岩;上部為淡灰綠色砂岩、含礫砂岩。為半乾旱-乾旱氣候下河流?湖泊相沉積。
阿古魯溝組下部為暗色板岩、碳質粉砂質板岩;上部為泥質結晶灰岩。含疊層石等。下與增隆昌組及上與劉鴻灣組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命名 內蒙古區域地層表編寫組。特徵 厚1542米,區域上甲升盤地區厚1784米,東升廟地區厚4371米,巴音...
第二章 渣爾泰山地區中元古代中期(阿古魯溝期――第二沉積序列阿古魯溝組) 沉積環境及古地理特徵 第一節 阿古魯溝早期(阿古魯溝組第一岩性段)沉積環境及古地理特徵 第二節 阿古魯溝中期(阿古魯溝組第二岩性段)沉積環境及古地理特...
1972年內蒙古區測一隊建渣爾泰群,劃分五組、十一段,認為可與滹沱群對比;《內蒙古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8)將該群改稱渣爾泰山群,歸屬“震旦亞界”,並將原劃分的五個組由下而上命名為書記溝組、增隆昌組、阿古魯溝組、劉洪灣組...
本項目號為"七五"國家攻關75-55-03-05A,主要成果:1.重新建立狼山群的地層層序,並與渣爾泰群進行了對比.2.確認礦區主體構造格架為複式倒轉向斜,並期褶皺、四期斷裂.3.肯定主要礦層為增隆組二段,次要礦層為阿古魯溝在阿古魯溝組-...
劉鴻灣組 劉鴻灣組主要為含礫石英岩、中薄層狀石英岩及長石石英砂岩,夾少量白雲質灰岩和微晶白雲岩等。被剝蝕未見頂,下與阿古魯溝組平行不整合接觸。出露厚度為429米。特徵
主要為砂岩、細砂岩、夾黑色頁岩;底部為灰色巨厚層礫岩及含礫砂岩。產植物、雙殼類及孢粉等化石。與下伏窯溝組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魯溝組不整合接觸。厚180-408米。時代 P3 命名 劉洪籌、史美良等,1979年手稿命名;1989年甘肅...
增隆昌組 增隆昌組,底部為砂岩;中部為石英砂岩夾泥灰岩、泥岩;上部為灰岩的一套岩石組合。特徵 含疊層石。整合覆於書記溝組之上;上被阿古魯溝組不整合覆蓋。層型剖面厚294米;區域厚213-2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