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氏菊頭蝠

魯氏菊頭蝠

魯氏菊頭蝠(學名:Rhinolophus rouxii),是菊頭蝠科菊頭蝠屬的動物。魯氏菊頭蝠體型中等,前臂長46-51mm,聯接葉高度超過鞍狀葉頂部,側觀鈍圓;第3、4、5掌骨約等長。

魯氏菊頭蝠棲息于海拔1100-1800米的山洞,具群居習性,捕抓昆蟲為食,嗜食蚊類。

魯氏菊頭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資源價值,

形態特徵

魯氏菊頭蝠的馬蹄葉兩側平等,頂葉寬圓。耳小。第3、4、5掌骨長度大約等長,且第一指極短小。脛骨略小於尾長。下唇除具中央縱溝外,尚具兩側溝。
魯氏菊頭蝠背腹面為均一的淡赭褐色,但腹部毛基3/5為灰白而略沾淡褐,毛尖部2/5處為淡褐色,背部毛色稍淡。
魯氏菊頭蝠頭骨呈狹長形,齶橋短,僅為上頰齒1/4-1/3,人字脊及矢狀脊均發達。
魯氏菊頭蝠上頜第1小前臼齒在齒中線之內,而第2前臼齒比第1前臼齒稍大,第1臼齒至第3臼齒齒尖呈“w”形,特別是第1臼齒脊盤內側有一個向齶骨後方突出的脊坡。下頜第2前臼齒較小,位於齒中線之外側,緊靠第1前臼齒,而與第3前臼齒有極小間隙。齒式=32。

棲息環境

魯氏菊頭蝠棲息于海拔1100-1800米的山洞,洞道較深且潮濕,洞口一般不大,向內深入洞道,有較寬闊的洞室或有側洞室,洞壁凹凸不平,岩隙較多,洞內冬暖夏涼;洞周常具茅草、小灌叢或附近有樹林。

生活習性

魯氏菊頭蝠具群居習性,常成大群棲息於岩洞中,夏季一般用後肢懸掛於洞口岩石頂壁上,翼膜褶迭於體側與前臂平行,3-5隻成小群,也有上百隻一起,遇有響聲或光照時,即閃動兩耳和鼻葉,左右搖擺頭身,扭動身體以示警惕。夜間活動於農田、森林和村舍上空,捕食昆蟲。在魯氏菊頭蝠的集群中有時混入個別皮氏菊頭蝠,同棲一洞的尚可見折翼蝠及少數的角菊頭蝠等。
魯氏菊頭蝠冬季不作長途遷徙,11月份中旬開始陸續進入冬眠,次年3-4月間相繼甦醒,休眠期約4個月余。冬眠期中,其神經麻痹,不食少動,代謝降到最低限。

分布範圍

魯氏菊頭蝠在中國以內分布於甘肅、四川、陝西、安徽、雲南、福建、浙江等地;中國以外見於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度。

繁殖方式

魯氏菊頭蝠雌、雄性比約為1比1,秋季交配,生活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有的即排卵受精。每胎產1仔,仔孕育於子宮的右側角,孕蝠及哺乳母蝠肛前一對乳突明顯增大。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Rhinolophus rouxii rouxii
魯氏菊頭指名亞種
Temminck,1835
Rhinolophus rouxiisinicus
魯氏菊頭安徽亞種
Andersen,1905
(以上內容來自:)

種群現狀

魯氏菊頭蝠在南亞雖然是一個廣泛分布的物種,具有較大的種群數量,但由於洞穴旅遊和棲息地的喪失導致數量下降。

保護級別

魯氏菊頭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資源價值

魯氏菊頭蝠能捕食昆蟲,尤其嗜食蚊類,對人類有益,糞便可入藥,也可作農田肥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