魣

魣 yú 形聲。字從魚從予,予亦聲。“予”為“杼”省。“杼”指織布機上的梭子。“魚”和“予”聯合起來表示“身形象梭子的魚”。本義:梭形魚。

基本介紹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古籍解釋,生活習性,

簡介

魚綱,科。體延長,亞形,長三十餘厘米。黃褐色。頭長,大,吻尖突,牙尖銳。背鰭2個。猛,肉食性。廣布於溫帶和熱帶海中國沿海均產。可供食用。常見的有( Sphyraena pinguis)、日本鮃。
鱸形目(Perciformes)金梭魚科(魣科)(Sphyraenidae)約30種掠食性魚類的統稱。
在某些海域,魣卻可富含一種有毒物質,能導致魚肉毒。魣通常被看作是大膽好奇的魚,大型個體被認為是可怕的類,可能危害人類。這種威脅雖可能有些誇大,但確實存在,確有大魣曾襲擊游泳者的傳聞。
魣

外形特徵

魣體延長,強健,遊動快速;鱗小,兩背鰭分隔遠,下齶突出,口大且具許多大的尖牙。體型大小不一,有些較小,而大西洋、加勒比海和西太平洋的大魣(Sphyraena barracuda)可長達1.2∼1.8公尺(4∼6呎),或更大。
魣類形狀略似鯔魚與河梭魚,和鯔一樣,第一背鰭和第二背鰭是分開的且相距遠,但屬鱸形目鯖亞目,並非鯔的同類。
魣

分布範圍

魣遍布於熱帶區,有些也分布於較溫暖的地區。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與鱮同。

生活習性

主要獵食石鱸等較小的魚類。是游釣魚,也有食用價值,特別是體型較小的種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