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漢語常用字,讀作yú,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一種水生脊椎動物(魚),即《說文解字》所謂的“水蟲也”,後引申為形狀像魚的東西等義。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
- 拼音:yú
- 注音:ㄩˊ
- 舊體:魚
- 異體字:𤉯、𩥭、𤋳
- 結構:上下結構
- 部首:魚
- 字碼:U:9C7C;GBK:D3E3;鄭碼:RA
- 五筆:QGF
- 總筆畫:8
- 筆順: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1194)
- 平水韻:平聲六魚
字源演變
![“魚”的演變過程 “魚”的演變過程](/img/5/ced/nBnaucTMzMGMkJjN3IzM2MTM3gTM5MWZhhDNjNmM3UzMkJjZ5QmM2EDZiB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yú | 名詞 | 一種水生脊椎動物。 | fish | 《說文》:魚,水蟲也。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 | 魚秧;魚市 |
某些像魚的水生動物。 |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魚甲煙聚,貝胄星羅。 | 鯨魚;鱷魚 | ||
姓。 | 《通志·氏族略三》:魚氏,子姓。 | ||||
中醫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後方的掌(或跖)骨處有明顯肌肉隆起,狀如魚腹的部位。 | fish | 《靈樞經》:大淵,魚後一寸陷者中也,為腧。 | |||
唐代作為符信用的銅魚符。 | copper-fish tally | 魚契;魚符 | |||
古代木製成魚形的信函。 | wooden-fish box | 魚素;魚書 | |||
兩眼白色的馬。 | horse with white eyes | ||||
古國名,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北赤岬山。 | |||||
星名,屬尾宿。 | |||||
動詞 | “漁”的古字。打魚,捕魚。 | fish | 《左傳·隱公五年》:公將如棠觀魚者。 | 魚船;魚戶 | |
代詞 | 用表第一人稱單數,相當於“吾”。 | I | 《列子·黃帝》:姬!魚語女。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 | ![]() |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魚(漢語漢字) 魚(漢語漢字)](/img/b/c66/nBnauEDOwIWYyQzMwUTOldDO3MDO0MTZ5gjMjlzM1Q2MkZzMlNWNxEWZ4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書寫演示
![“魚”的書寫演示 “魚”的書寫演示](/img/6/825/nBnauQDMjRTYwADOxgzY2YmYxMWNyYWOxM2NkVGZzIWOwEDZ4UjM5UGN3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書法欣賞
“魚”的篆書書法 | “魚”的隸書書法 | “魚”的楷書書法 | “魚”的行書書法 | “魚”的草書書法 |
篆書書法 | 隸書書法 | 楷書書法 | 行書書法 | 草書書法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韻目 | 韻部 | 韻母 | 反切 | 聲調 | 聲母 | 聲符 | |
---|---|---|---|---|---|---|---|---|---|
上古音系 | 魚 | 魚 | 魚 | 魚 | |||||
廣韻 | 魚 | 魚 | 魚 | 魚 | 語居 | 平聲 | 疑 | ||
中原音韻 | 魚 | 魚 | 魚模 | 魚模撮 | 陽平 | 影 | |||
洪武音韻 | 魚 | 魚 | 四魚 | 魚 | 牛居 | 平聲 | |||
分韻撮要 | 魚 | 魚 | 第四諸主著 | 諸 | 陽平 |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