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是手遊《方舟:生存進化》中的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龍
- 登場作品:方舟:生存進化
- 類型:恐龍
- 掉落物:生魚肉
魚龍是手遊《方舟:生存進化》中的恐龍。
魚龍(拉丁語學名:Ichthyosauria,來自希臘語ιχθυς,“魚”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種類似魚和海豚的大型海棲爬行動物。它們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數時期,最早出現於約2.5億年前,比恐龍稍微早一點(2.3億年...
魚龍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思是泛指鱗介水族,比喻品質高下不同的人。引證解釋 羅隱《西塞山》:“波闊魚龍應混雜,壁色猨狖正奸頑。”2.魚和龍。泛指鱗介水族。《周禮·地官·大司徒》“鱗物” 漢鄭玄註:“魚龍之屬。”北周·庾信《哀江南賦》:“草木之遇陽春,魚龍之逢風雨。”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紐西蘭大魚龍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猜測長度24.5~38.6米,重143.4~405.8噸,紐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型頭足類,就像抹香鯨。有些魚龍頭兩側有一對大而圓的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9厘米,而已知現生脊椎動物中最大的眼睛是藍鯨的眼睛,直徑也才15厘米。因此魚龍可以在光線暗淡的夜間或深海里...
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又名切齒魚龍或離片齒龍。外形和現代海豚極為相似,身體很瘦,適合游泳,而且速度非常快。巨大的尾巴推動它穿行於水中,遊動方向是由又長又窄的鰭來掌握的。它的體長一般在6米以上,最大個體長度超過9米,體重接近5噸。頭部兩側有一對圓圓的大眼睛,眼睛直徑最大可達30厘米(是地球...
薩斯特魚龍(Shastasaurus)是種魚龍類,生存於三疊紀晚期的中國貴州,美國與墨西哥等地。薩斯特魚龍的屬名意為“薩斯特山的蜥蜴”,指模式種的正模發現於加州北部的薩斯特山。薩斯特魚龍身材稍瘦,缺乏背鰭,尾鰭也不突出。屬內物種 太平洋薩斯特魚龍 太平洋薩斯特魚龍(S. pacificus)是薩斯特魚龍屬模式種,生活在...
杯椎魚龍(cymbospondylus)是指一種魚龍家族的早期成員,靠尖牙利齒統治距今2.4億~2.1億年前的三疊紀海洋。外形類似魚和海豚。杯椎魚龍與巢湖龍、混魚龍的關係較近。相比早期的魚龍目,杯椎魚龍的體形非常龐大,它們的體長達到了6~10米。當然,向大型化方向發展,是魚龍目進化的一個方向。發現的亞洲杯椎魚龍是...
扁鰭魚龍(屬名:Platypterygius)屬於魚龍目溫多雷魚龍科,化石發現於澳洲、俄羅斯、美國、西歐等地,可能還有紐西蘭。已有六個以命名種。數個樣本已經命名了種名。已發現了成年體與未成年體,包括剛出生幼年體與懷孕中的雌性個體。它的外形呈傳統的魚龍類外形。它的身長7米。它有長口鼻部與強壯的鰭狀尾。它前...
強壯 百色魚龍(Baisesaurus robustus),屬名指其發現於廣西百色,種名來自拉丁語的“強壯的”。百色魚龍生存於早三疊世的中國,化石出土於羅樓組(Luolou Formation),正模標本CUGW VH107包含部分顱後標本。百色魚龍是一種基礎的魚龍形下綱成員。形態特徵 百色魚龍的椎骨神經弓缺乏橫突,背肋整體細而薄,腹膜肋...
混魚龍是生活在三疊紀中期的一種魚龍類。混魚龍長得很像海豚,嘴巴長而尖,口鼻部窄長,嘴裡長有尖利的小牙,可以抓住軟體動物。混魚龍擁有長尾巴,尾巴有下鰭,游泳速度可達每小時40千米它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魚龍類,包括多個品種。名字歷史 混魚龍是迄今發現的最小的魚龍類動物之一,外形介於像鰻魚的魚龍類動物與像...
魚龍 魚龍是手遊《方舟:生存進化》中的恐龍,魚龍外觀很像海豚,但是實際上,魚龍不屬於魚也不屬於哺乳動物,它屬性海生爬行生物。角色背景 而且是一個游泳健將,除了攻擊和血量較低,魚龍的各項輔助能力都很出眾。
羅氏瑪克魚龍是一種大型海生魚龍,全長可達17.5米,體重40~50噸,是侏羅紀晚期的頂級掠食者之一。形態特徵 羅氏瑪克魚龍身體呈紡錘形,外形似魚或海豚。頸不明顯,皮膚裸出,背上有1個脂鰭。四肢變成鰭腳,適於海洋中游泳,嘴長突出,牙齒銳利,多達200個。性兇猛,主要以海洋魚類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身長17.5米...
小鰭魚龍,是魚龍目-大眼魚龍科-小鰭魚龍演化支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啟莫理階與提通階)和白堊紀早期(貝里亞階),化石發現於英國、俄羅斯與哈薩克斯坦。動物簡介 學名:Nannopterygius 化石時期:侏羅紀晚期、白堊紀早期 科學分類 目:魚龍目 Ichthyosauria 科:大眼魚龍科 Ophthalmosauridae 屬:小鰭魚...
佩氏魚龍是生存年代最晚的魚龍,它的滅絕意味著魚龍的滅絕。佩氏魚龍生活在白堊紀森諾曼階的俄羅斯和英國,體長6.5-7米,體重2噸。物種學史 巴諾夫卡佩氏魚龍 巴諾夫卡佩氏魚龍生活在白堊紀森諾曼階,9630-9550萬年前,發現於梅洛娃斯卡婭組,位於俄羅斯的西南部的薩拉托夫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伏爾加河從這裡流...
成年個體總長1 m左右的小型魚龍;吻部細長,下頜中部向上輕微彎曲;外鼻孔側向生長;齒骨中後部牙齒稀疏;齒骨最後1 顆和上頜骨最邊緣發育凹口。基本信息 魚鰭超目 Ichthyopterygia Owen, 1840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Blainville, 1835 混魚龍亞目 Mixosauria Motani, 1999b 混魚龍科 Mixosauridae Baur, 1887 混...
魚龍 魚龍,遊戲《洛克王國》中的寵物,由未成年魚龍進化而來。喜歡吃肉肉。背景故事 魚龍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可以稱作水中的小霸王。進化路線 魚龍寶寶→未成年魚龍→魚龍 能力設定 屬性 技能 獲得方式 魚龍寶寶:在冰封亞特蘭蒂斯戰鬥機率出現。未成年魚龍:魚龍寶寶20級進化而來。魚龍:未成年魚龍32級進化而來。
魚龍屬生物生活在侏羅紀,耳骨很堅硬,可能將震動傳至內耳。視力是魚龍的主要獵食能力,它擁有巨大、靈敏的眼睛,由骨環保護著。魚龍的糞便化石顯示它們以魚類與魷魚為食。外形特徵 侏羅紀的魚龍屬 (Ichthyosaurus)是典型的魚龍。它們的外形酷似一些大型快速游泳的魚類,紡錘形的身體,皮膚裸露,三角形的頭向前伸出似劍...
魚龍,古代雜戲名,漢代百戲之一。作魚龍變幻狀。又稱“魚龍漫衍”或“魚龍雜戲”。其來源於魚化為龍的神話寓意。出自《後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贊》中的“孝武之世,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蔓延、魚龍、角牴之戲。以觀視之。”魚龍,古代雜戲名,漢代百戲之一。作魚龍變...
平克山大魚龍 平克山大魚龍,是一隻生活在三疊紀的古生物。體型巨大,長達30.5米,重達152.5噸。是一隻大個體西卡尼薩斯特魚龍。平克山大魚龍長達30.5米,重達152.5噸。屬於巨型廣義掠食動物。是有化石證據的最大魚龍和爬行動物之一,僅次於體重181.2噸的奧斯特標本。
短鰭魚龍是魚龍目溫多雷魚龍科扁鰭魚龍亞科的一屬,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化石發現於英格蘭與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在1922年,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命名這個新屬,模式種是Brachypterygius extremus。正模標本發現於英格蘭巴斯的啟莫里黏土層,地質年代為侏羅紀晚期的啟莫里階。動物簡介 學名:Brachypte...
希臘文意思為“眼睛蜥蜴”,因為它極大的眼睛而得名,是種生存在侏羅紀中到晚期的魚龍類,約1億5000萬年前。它擁有海豚形狀的優美外形,身材肥胖,身長4米,嘴部幾乎沒有牙齒,是為了捕食魷魚的適應結果。大眼魚龍主要的化石發現於歐洲。北美和阿根廷有疑似屬於大眼魚龍的化石。動物概述 屬名:Ophthalmosaurus Baptano...
螭吻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中的第九子,他們分別是:囚牛(qiú niú)、睚眥(yá zì)、嘲風(cháo fēng)、蒲牢(pú láo )、狻猊(suān ní)、霸下(bà xià)、狴犴(bì àn)、負屓(fù xì )、螭吻(chī wěn)。螭吻由鴟尾、鴟吻(音吃吻)演變而來,它是龍與魚結合所生,所以螭吻又叫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