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混魚龍

新店混魚龍

成年個體總長1 m 左右的小型魚龍; 吻部細長, 下頜中部向上輕微彎曲; 外鼻孔側向生長;齒骨中後部牙齒稀疏; 齒骨最後1 顆和上頜骨最邊緣發育凹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新店混魚龍
  • :動物界
  • :魚龍目
  • :混魚龍科
基本信息,正型標本,典型產地,典型層位和時代,基本特徵,

基本信息

魚鰭超目 Ichthyopterygia Owen, 1840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Blainville, 1835
混魚龍亞目 Mixosauria Motani, 1999b
混魚龍科 Mixosauridae Baur, 1887
混魚龍屬 Mixosaurus Baur, 1887
新店混魚龍( 新種) Mixosaurus xindianensis sp.nov.
詞源 xindian 指新店鄉, 為新種典型產地。

正型標本

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標本YIGMSPC V 0732。為一件右側出露的完整骨架, 全長107. 6 cm。標本的頭骨被側向壓扁, 前部背椎被肋骨覆蓋, 但神經棘排列整齊。後部背椎和尾椎保存完整, 右側前、後鰭以及肩帶和腰帶的大部分保存完好。

典型產地

貴州普安新店。

典型層位和時代

關嶺組三段上部。含化石層位為灰黑色薄層泥晶灰岩。在盤縣新民羊件一帶,與此相當的地層中產N i cor ael la kockel i 帶牙形石,時代為安尼期中晚期。

基本特徵

標本頭骨長22. 3 cm, 頭後骨骼長85. 3 cm, 其中軀幹長( 肩帶! 腰帶關節窩之間的距離) 46. 2 cm。吻部細長, 長約為頭骨全長的67%, 主要由細長的前上頜骨形成。前上頜骨後端向後尖滅於外鼻孔前緣。外鼻孔主要由上頜骨和鼻骨圍成。上頜骨為低而細長的三角形, 前端向前至吻部近中部尖滅, 後端向後延伸至眼眶前緣與軛骨相接。上頜骨腹緣和前背緣隆起, 分別形成上頜骨架和外鼻孔架。上頜骨後緣表面平, 分別與淚骨和前額骨接觸。上頜骨的後鼻骨突雖不發育, 但其與鼻骨接觸, 從而將淚骨和前額骨排除在外鼻孔之外。
新店混魚龍
眼眶近圓形, 最大直徑為4. 45 cm, 後緣寬圓,前緣略有收縮。鞏膜骨環保存完整, 大致由14 片鞏膜骨組成。眼眶前緣由淚骨和前額骨形成。淚骨細長, 前寬後窄。後端沿眼眶腹緣向後延伸與軛骨接觸, 在眼眶腹緣近中部尖滅。前額骨相對較小, 片狀, 近長三角形, 前腹緣與上頜骨接觸, 前端非常接近外鼻孔後緣, 但是未進入外鼻孔。前額骨後腹緣與淚骨接觸。背緣分別與額骨和鼻骨接觸。後額骨前半部分形成眼眶背緣, 後半部分被眶後骨排除在眼眶之外, 而直接與上顳骨接觸。後額骨前端沿前額骨後端的腹緣延伸至眼眶前背角尖滅。眶後骨位於眼眶的後背角, 形成眼眶的後背緣和後緣。眶後骨的前端、後額骨外側和前額骨後緣抬升呈脊狀, 共同形成上眼罩。眶後骨後緣分別被上顳骨和鱗骨疊覆。眶後骨後腹緣與軛骨上升支接觸。軛骨細長呈弓形, 位於眼眶的後腹角。彎折處寬度最大, 從彎折處可以將軛骨分為前支和後部上升支。前支形成眼眶的腹緣, 向前延伸至近眼眶前緣, 在淚骨和上頜骨之間尖滅。後部上升支較前支寬短。上升支頂端分別與眶後骨和鱗骨接觸。上顳骨位於頭頂後端, 下緣與鱗骨接觸。鱗骨近四邊形疊覆在方軛骨和眶後骨之上。方軛骨上端寬, 下端收縮, 並向後下方延伸, 疊覆在方骨之上。方骨僅出露下端少許部分。
新店混魚龍是近年來在我國貴州盤縣和雲南羅平等地關嶺組上部發現的大量混魚龍類化石中, 保存完整, 且研究較為詳細的混魚龍種之一。新店混魚龍的上、下頜後部牙齒變粗, 但齒冠仍為錐狀的特點與當前標本相似, 但前者下頜最後4 個牙齒較其咬合的上頜牙齒大, 似乎存在側向加寬的現象, 特別是Mix osaur us p anx ianensi s 的軛骨發育一個小的後腹凸, 眶後骨插入鱗骨和軛骨之間, 向下延伸至頰灣( cheek embayment ) 邊緣; 尺骨後邊緣膨脹, 第一趾骨邊緣發育凹口的特徵與當前標本明顯不同, 彼此易於區分。
新店混龍魚古兩棲爬行動物新店混龍魚古兩棲爬行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