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是由一種虹彩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感染赤鱸(Perca fluviatilis,俗名河鱸)、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歐鮎(Silurus glanis)和鮰(Ictalurus melas)。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的病原為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簡稱EHNV),屬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屬。

中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必須申報的疾病。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 外文名:Epizootic haematopietic necrosis
  • 病原: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
  • 為害物種:魚類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病原分類,形態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流行情況,傳播途徑,流行特點,診斷方法,防治措施,預防措施,控制措施,

病害學史

1985年首次確定和命名的這種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也是第一種導致澳大利亞有鰭魚暴發死亡的病毒。

病原特徵

病原分類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原為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簡稱EHNV),屬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屬。截止2023年已發現三個相似的病毒種,感染不同的宿主,分別稱為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 歐洲六須鮎病毒(European sheatfish virus,簡稱ESV)和歐洲鯰魚病毒(European catfish virus,簡稱ECV)。截止2023年,EHNV僅發生於澳大利亞,ECV和ESV僅在歐洲檢測到。

形態特徵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是由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引起的有鰭魚類臨床或亞臨床的系統性感染。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屬於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屬,病毒顆粒較大(150~180納米),呈二十面體立體對稱。有囊膜時的浮密度為1.28克/立方厘米,無囊膜時為1.32克/立方厘米。病毒基因組為150~170千鹼基對的雙鏈DNA,有105個蛋白基因。在胞核和胞質中均可進行複製。該屬病毒有共同抗原,有多種檢測方法。
魚類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
EHNV
蛙病毒屬的很多成員能感染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這些病毒都非常相似,其主要衣殼蛋白(MCP)占病毒總蛋白90%以上,且MCP基因具有高度保守的結構域,是鑑定蛙病毒的重要依據。

為害症狀

  • 魚大量死亡。垂死魚運動失衡、鰓蓋張開、頭部四周充血。
  • 體色發黑,皮膚、鰭條和鰓損傷壞死,解剖後有時可見肝表面有直徑1~3毫米的小白點。
  • 病魚肝、脾、腎造血組織和其他組織壞死,導致魚體死亡。

分布範圍

虹鱒的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感染僅發生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馬蘭比季河和肖爾黑文河流域的魚場。河鱸的發病地區不連續地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在維多利亞州、新南威爾斯州和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逐漸往馬蘭比季河流域的上游蔓延。在南澳洲的默里河呈相似的蔓延趨勢。
然而,由於極低的流行率和近似於自然死亡的死亡率,該病很容易被忽視或漏檢,因此實際流行範圍甚至國家都可能遠遠大於上述範圍。

流行情況

傳播途徑

  • 水,病毒能隨被感染的死魚組織的降解而進入水中。
  • 漁網、船及其它設備。
  • 鳥類,EHNV的機械攜帶者,病毒可存在於鳥的內臟、羽毛、爪和喙中。

流行特點

一般在水溫12~18℃時潛伏期為10~28天,19~21℃為10~11天,天然水體中的河鱸低於12℃時一般不會發病,對虹鱒危害相對較小,自然感染水溫為11~20℃時,潛伏期為3~20天。

診斷方法

病魚可能會出現皮膚、魚鰭和鰓的損傷以及死亡。瀕死的魚表現為體位失衡,魚腮開張,體色沉暗。少數魚的肝、腎和脾會腫大。肝壞死部位表現為局灶性白色或黃色損傷。

防治措施

預防措施

  • 對苗種場、良種場實施防疫條件審核、苗種生產許可管理制度。
  • 加強疫病監測與檢疫,掌握流行病學情況。
  • 培育或引進抗病品種,提高抗病能力,並加強飼養管理。
  • 採用PCR技術檢測隱性帶病毒親魚,剔除帶毒壞卵雌魚,切斷病毒垂直傳播的途徑。

控制措施

  • 處理措施:發現疑似患病魚必須馬上隔離,儘快上報,並立即送樣品到專門實驗室確診。一旦疫情確認,病魚或疑似病魚必須銷毀,並對養魚設施進行徹底消毒。
  • 劃區管理:根據水域和流域的自然隔離情況劃區,實施劃區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