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魚螈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兩棲綱 Amphibia
- 目:蚓螈目 Gymnophiona
- 科:魚螈科 Ichthyophiidae
- 屬:魚螈屬 Ichthyophis
- 種:版納魚螈 I. bannanicus
形態特徵,蚓螈類,版納魚螈,種群分布,生活習性,致危因素,生長繁殖,分析研究,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蚓螈類是無足目兩棲類動物。它們分布在熱帶地區,已知約有160種,版綱魚螈是中國無足目兩棲類的惟一代表。蚓螈類體形似蚯蚓,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和帶骨均退化消失,體表富有粘液腺,身體有些部位有鱗片的殘餘。繁殖方式為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種類的雌性有孵卵行為。版納魚螈無四肢和尾。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睛退化,僅可見點狀殘跡。棲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喜居水草叢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邊池畔,營穴居生活。
捕食方式與食物,晝伏夜出。覓食蠕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識別特徵與習性,體呈蠕蟲狀,乍看似蚯蚓,無四肢和尾,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隱於皮下,眼鼻間有觸突,體具環褶360個左右,體背棕黑,體側具一黃色縱帶紋。全長約380mm。
蚓螈類
蚓螈類體形似蚯蚓,頭、頸區分不明顯,四肢和帶骨均退化消失,體表富有粘液腺,身體有些部位有鱗片的殘餘。繁殖方式為體內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有些種類的雌性有孵卵行為。版納魚螈無四肢和尾。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睛退化,僅可見點狀殘跡。棲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喜居水草叢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邊池畔,營穴居生活。
捕食方式與食物,晝伏夜出。覓食蠕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識別特徵與習性,體呈蠕蟲狀,乍看似蚯蚓,無四肢和尾,由於長期適應穴居,眼隱於皮下,眼鼻間有觸突,體具環褶360個左右,體背棕黑,體側具一黃色縱帶紋。全長約380mm。
魚螈有2屬36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魚螈與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將二者歸為同一科,魚螈也有很多類似吻蚓的原始特徵,但是觸突已經位於眼的前方等特徵比吻蚓略微進步些。魚螈科為卵生,雌螈用身體盤繞這些卵直到卵孵出。魚螈科在我國有雙帶魚螈和版納魚螈兩種,其中版納魚螈曾經被認為就是雙帶魚螈,後來才確認為獨立的種,它們是無足目在我國的僅有代表。
版納魚螈
因該新種首次發現於雲南西雙版納故名。是中國蚓螈目動物的唯一代表。體長300-400毫米,頭部扁平,體呈圓筒狀,被覆環褶或半環狀皮膚褶,環褶的上表面有雙行環形排列的小圓鱗,被前一環褶覆蓋(此特徵乃蚓螈目少數種所特有)。
生活在西雙版納山間盆地中,主要在溪溝中活動。多棲息於與水相連的洞穴中。幼螈有極不發達的上下尾鰭,在水中作游泳器官。
德宏州盈江,以及廣西、廣東等省區也有分布。
種群分布
魚螈主要分布雲南的西雙版納,廣西自治區的十萬大山、大容山,廣西、廣東交界的雲開大山一帶,廣東省的肇慶。1922年Mell曾記廣東羅浮山產魚螈,未確定種名,未得證實。筆者1985年帶標本到羅浮山訪問老農,老農說曾見過此種動物,迄今未獲標本。
生活習性
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區,生活於水草叢生的山溪、小河水流緩慢土質肥沃適於蚯蚓生活的岸邊或水生作物的田邊、池邊。營穴居,自己以頭在坭里鑽洞,形成互相溝通的隧道;洞口、隧道位於水平面上,洞口有離水面50 cm高者,白天伏於洞內,夜間外出覓食,有時晝間可見於附近的菜園或田邊。冬季氣溫降至15℃以下進入冬眠,次春氣溫回升維持20℃以上後,出來活動。生長緩慢,在飼養條件下每年平均增長3 cm。雌體全長35 cm左右成熟,4~5月在溪邊水平面上作徑約10cm的穴,產卵其間;卵數30個左右;卵徑8 mm,外包膠囊,膠囊一端延長成絲,卵由膠囊的絲纏繞成團,雌體卷於卵團周圍以保護之。孵化後幼體即進入水中,藏於水底卵石之下,有時亦游至水面呼吸,比成體活動敏捷,起初取食藻類等浮游生物,逐漸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生長期相當長,全長達18cm始變態為成體,成體只捕食蚯蚓,在飼養情況下拒食其它任何食料。
致危因素
魚螈長期以來不為民眾所了解,且傳說芋苗蛇很毒,咬後沒有藥治,若吃了它連骨頭都被化掉,所以過去 沒有人當作食品等資源加以殺害。近年來由於生態失調和人類的濫捕殺害,魚螈的天敵(龜、鱉、蛇、鷺等)大量地縮減,故對魚螈的威脅也不大。主要是人口迅速增長,耕地嚴重的缺乏,農民極力向山地開荒,大量毀滅森林;各地林場把原始水源林代以針葉的杉、松樹林和農作物,斷絕土壤腐植質的來源,致使溪旁的坭土貧瘠,蚯蚓不易繁殖,間接影響魚螈生存;開荒之地引起水土流失,大雨來臨,山洪暴發,一面把溪旁肥沃土壤沖走,一面替以山上流來的沙石,這樣就直接摧毀魚螈的棲所。近年來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由於天雨使化肥、農藥流入溪中,水裡的幼體立刻死亡,農藥隨溪水上漲淹沒溪邊隧道,成體也就遭到毒殺。森林毀滅引起乾旱也是要因。
生長繁殖
魚螈生長緩慢,在飼養條件下每年平均增長3cm。雌體全長35cm左右成熟,4-5月在溪邊水平面上作 徑約10 cm的穴,產卵其間;卵數30個左右;卵徑8mm,外包膠囊,膠囊一端延長成絲,卵由膠囊的絲纏繞成團,雌體卷於卵團周圍以保護之。孵化後幼體即進入水中,藏於水底卵石之下,有時亦游至水面呼吸,比成體活動敏捷,起初取食藻類等浮游生物,逐漸捕食水生無脊椎動物;生長期相當長,全長達18cm始變態為成體,成體只捕食蚯蚓,在飼養情況下拒食其它任何食料。
1980年6月廣西醫學院生物教研室開始對16條100~160 mm的幼體進行飼養,1981年5月有5條相繼完成變態,飼養過程中部分由於病害(病因未明)死亡,現在剩下幼體3條和成體6條,尚未達成熟產卵。
分析研究
筆者到魚螈產地向老農了解,60年代以前,夏季的晚上到河溪燈光捕魚時,很易在岸邊遇上,白天在附近菜園也有時碰上,在溪邊肥沃坭挖泥鰍時經常發現。按生境面積計算,三省區可達5000條,近幾年來則很少遇見。1986年和老農到原來較易遇到的地方採集,4公里長的溪流才採到3條幼體。原來溪邊肥沃地帶已變成沙灘或被洪水沖刷乾淨,魚螈不能生長,估計已減至400條。
以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兩棲動物版納魚螈(Ichthyophis bannanica)為材料,採用傳統的脊椎動物骨骼標本製作技術與透明骨骼標本製作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對其骨骼系統進行了形態學研究,並與其他無足目和兩棲動物相比較,探討版納魚螈的親緣關係和進化地位。結果表明,版納魚螈成體具頭骨41枚,椎骨108~115枚,肋骨101~108枚,無四肢骨。頭骨、椎骨和肋骨均具有適應於穴居、掘穴和夜行性習性的特徵。版納魚螈與雙帶魚螈(I.glutinosus)的頭骨極為相似,卻具有比Dermophis mexicanus的頭骨更原始的特徵。
保護措施
魚螈在中國發現較晚,所以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版納魚螈已經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封山育林,尤其是保護水源林,防止乾旱和洪水暴發。魚螈主要產地建立自然保護區。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