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歷史沿革,行政轄區,自然環境,交通狀況,人口狀況,經濟建設,經濟概況,農業發展,工業發展,鄉鎮建設,農田水利建設,標準廠房鎮區建設,農村住宅建設,交通建設,飲用水工程建設,科教文衛,大事選記,
鄉鎮簡介
魚窩頭鎮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
廣州市番禺區的腹地,北緯22.8度,東經113.5度的交點。
魚窩頭鎮在縣境中部,西北距市橋13.5公里。鎮政府駐市魚路。該地有兩個魚蝦叢集的水域,分別名“魚窩”和“蝦窩”。“魚窩”附近,地勢稍高,百年前已成為耕沙人聚居點,習稱魚窩頭。
魚窩頭鎮位於美麗富饒的珠江三角洲腹地,廣州市番禺區的東南部。南臨深圳、香港和珠海、澳門,北依廣州,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魚窩頭鎮總面積54平方公里,轄1個居民委員會,11個村民委員會、160個村民小組。鎮北界是沙灣水道,東界是騮崗水道;主要耕作土壤是可潮汐灌溉的水稻土,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2-3%。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長冬暖,陽光充足,無霜期長。由於自然條件優越,資源、物產十分豐富,素有“魚糧糖之鄉”美譽。
歷史沿革
魚窩頭鎮(Yúwōtóu Zhèn)廣州市番禺區轄鎮。在區境中部。駐地建村於清末, 村附近有兩條水坑,多魚聚集,稱魚窩,故名。1949年前為魚窩頭鄉,1974年形成圩鎮。19 58年成立魚窩頭公社,1986年建鎮。
魚窩頭鎮魚窩頭鎮在縣境中部,清代,屬沙灣都。民國時屬第一區。1949年初屬沙九螺區聯鄉辦事處所轄的濠下、大烏鄉。1953年屬第二區。1957年,靈山區撤銷,為魚窩頭鄉。1958年10月,併入靈山團。1959年3月從靈山公社析出為魚窩頭公社。1961年7月析騮崗水道以東為東涌公社。1984年為魚窩頭區。1987年為魚窩頭鎮。鎮境南北長,東西狹,四面環水,為人工河網沖積平原。有零星散布的花崗岩小丘3座:紅崗、荔枝崗、沙黎崗(海拔分別為46米、38米、29米)。總面積53平方公里。有水田46634畝,魚塘2223畝。轄1個居民委員會和魚窩頭、萬洲、長莫、細瀝、馬克、東深、天益、大簡、太石、大烏、小烏等11個村民委員會,160個村民小組。 魚窩頭原名魚蝦窩,沖積成陸前這一帶水域為魚蝦叢聚棲息之所,名為“魚窩”和“蝦窩”,合稱為“魚蝦窩”。經調查,魚窩頭鎮境最早成陸是南邊月(埒)村,始於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隸屬沙灣司沙灣鄉。隨後,沖積南延,陸地不斷擴大。直至1949年初才設定大烏鄉和濠下鄉。1953年,從第一區析出,隸屬第二區(駐靈山),原濠下、大烏兩鄉分設魚窩頭、小烏、大烏三個小鄉。魚窩頭鄉轄東深、天益、長安、萬洲,小烏鄉轄西流、馬克、細瀝,大烏鄉轄大南、太石、大簡、大鵬四個村。1957年2月,撤區並鄉,從靈山區析出,把原三個鄉合併為魚窩頭鄉,直接隸屬番禺縣。1958年9月,全番禺縣成立一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軍事化編制,併入靈山團。1959年3月,撤銷“番禺人民公社”,魚窩頭從靈山團析出,與東涌鄉合併,成立“魚窩頭人民公社”,下設大隊、生產隊。1959年7月,原屬中山縣的黃閣劃歸番禺縣後,把原黃閣的長莫村,劃歸魚窩頭公社管轄。1962年1月,縣再次調整行政區,析地建立東涌公社。1984年,公社改區,生產大隊改鄉。1987年1月,改區為鎮,鄉改為村。
行政轄區
魚窩頭鎮:轄 魚窩頭居委會;天益、魚窩頭、東心、萬洲、長莫、細瀝、馬克、小烏、大簡、太石、大烏11個村委會。
自然環境
窩頭鎮大石村魚窩頭鎮在縣境中部。南北長,東西狹,四面環水,形似一條躍出水面的巨鯨。北與沙灣鎮境隔水相望,東鄰東涌鎮,西鄰靈山鎮,南是蕉門水道直出珠江口。西北距市橋135公里,距廣州30公里。魚窩頭鎮總面積5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35.4平方公里。有水田47058畝,魚塘面積2223畝,山丘地面積304畝。魚窩頭鎮境為人工河網沖積平原,屬沙田地區,田面平均高程為珠基水位-0.4~0.7米。成陸時間,最早的上游部分(如大烏村的南邊月)約300年,中部約140年,下游部分(如萬洲村的萬生),約90年。鎮內有零星散布的花崗岩小丘3座,即紅崗、荔枝崗、沙黎崗,海拔分別為46米、38米、29米,底部均是花崗岩石。
交通狀況
窩頭鎮通用工業區魚窩頭鎮北距市橋鎮城區5公里,南距深圳、香港98公里,距珠海、澳門88公里,東北距與蓮花山港19公里,東南距與南沙港10公里。魚窩頭鎮地貌為三水圍繞的沖積沙洲,平原面積占77.9%,山地面積占0.2%,水面積占21.9%。地勢北高南低,最高點於南部的紅崗,海拔46米。因所處地多魚聚集,故稱“魚窩頭”。鎮內河網交織,公路縱橫,水陸交通兩便,四通八達,特別是南沙大道通往廣深、廣珠主要幹線公路,途徑魚窩頭鎮9個村十多公里,交通和地理環境優越。
廣州市番禺區新建的南沙大道,縱貫魚窩頭鎮南北,是廣州至深圳、香港、珠海、澳門的必經之路,通往各地的都是六車道以上的壹級及高速公路,至深圳機場只需30分鐘、廣州機場40分鐘,且每日都有多班快速客輪及大型巴士直通香港及澳門,時間只需1小時左右。我鎮距萬噸級南沙港10公里,距蓮花山港19公里,水上運輸發達,有沙灣水道,騮崗水道,蕉門水道,300-500噸級貨船均可通航,不受潮汐限制。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是穗、港、澳交通樞紐。
人口狀況
2000年,全鎮總人口37089人,人口密度為686人/平方公里。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34360人,占92.6%,非農業人口、自理口糧人口共2729人,占7.4%。農村從業人員23144人,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13683人,占59.1%;離開農業轉到第二、第三產業的共9461人,占46.9%。
經濟建設
經濟概況
農作物香蕉魚窩頭鎮有耕地47058畝,都是沖積灘涂經人工圍墾而成的沙田。土壤肥沃,河涌交錯,有利於發展農副業生產。總人口中農業人口31163人,約占九成。水稻、甘蔗,約占種植面積的八成以上,其它經濟作物有香蕉、大蕉、果蔗、花生、黃豆、柑、桔、橙、馬蹄和蔬菜等。1949年前,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耕作粗放落後,大都只種植水稻,以單造、掙稿為主,產量不高,平均年畝產僅200公斤左右。1949年後,經過土地改革、合作化,掙稿改翻耕,不斷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採用先進的耕作技術,實行科學種田,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從1950年到1978年的28年間,水稻平均年畝產從300公斤增到718公斤,每年向國家提供商品糧12500噸;甘蔗平均年畝產從3.5噸增到7噸。這期間,魚窩頭已成為番禺縣的重要糧糖生產基地。1958年被國務院定為南方糧糖高產基地。經濟作物,50年代主要發展香蕉、大蕉、果蔗。產品遠銷省外及港澳、東南亞等地。這期間,細瀝村生產的白蔗(果蔗)以其質優、莖粗、色綠、肉脆、清甜而名噪香港市場。60年代種植水草、香茅草、黃麻、紅麻、黃姜、馬蹄等作物。1961-1962年分別從新會縣、海南島等地引進柑、桔、橙種苗,在東深、萬洲、長莫、魚窩頭等村種植,面積達1000多畝;從廣寧、懷集等地引進青竹種苗,綠化了魚窩頭鎮的堤圍。70年代開始,利用甘蔗地間種花生、黃豆等農作物;冬種小麥、油菜籽、蔬菜籽和馬鈴薯等作物;利用“五邊地”種植黃麻紅麻,1978年種植了黃麻紅麻1250畝,產年麻皮10萬公斤,黃麻紅麻種籽43150公斤。萬洲、長莫等村利用甘蔗地間種芝麻800畝,年產芝麻17365公斤。80年代種植茉莉花和培育水杉種苗,茉莉花為鎮茶廠配製花茶提供原料,水杉苗為綠化提供種苗。
貝類水產禽畜飼養業向以飼養生豬、雞、鴨、鵝為主。1949年前,當地農民一般以家庭飼養自給為主。1949年後,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生豬、三鳥的飼養量得到較快的發展,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富民政策深入民心,農民除搞好責任田外,積極飼養家禽家畜,實施科學養殖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1991年全鎮生豬飼養量為23645頭,上市量為11633頭;三鳥的飼養量為955280隻,上市量為702629隻;其它如鵪鶉、田雞、白鴿等飼養也得到發展。魚窩頭鎮地處珠江口,河涌交錯,具有發展水產業的良好條件,是魚、蝦、蟹及各種貝類水產繁衍生息的好地方。1949年前,水產業生產以河涌捕撈為主。但漁民居無定所,生產工具落後,水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1949年後,鎮的水產業也相應得到發展。50年代鎮成立漁業生產專業隊(註:70年代後併入新墾漁業公社)發展江海捕撈業,同時大力發展淡水塘魚生產。1991年,魚窩頭鎮有魚塘面積2223畝,塘魚總產77.1噸。
農業發展
糖蔗種植魚窩頭鎮有著名的水鄉之稱,蔗林、稻田、瓜果與河流、魚塘、蝦蟹輝映成趣,編織成一幅南國的秀麗風光。2000年,魚窩頭鎮總人口37089人。2002年,魚窩頭鎮農業生產以糧、蔗作物為主,生產布局單一。2005年,鎮黨委、鎮政府針對國際糖價大幅下滑以及部分農產品價格變動大等情況,提出了農業發展的新思路,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引導發展優質、高產、高效以及市場暢銷的產品。通過逐步的調整,形成了以優質稻為基礎,蔬菜、果蔗、花卉、水果種植,以及水產養殖和禽畜飼養等產業全面發展的“三高”農業生產格局。魚窩頭村、長莫村和天益村的鰻魚場,萬洲村、大簡村、小烏村等村的花木場,為當地增加了大量的經濟收入。農業生產在結構調整和最佳化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正朝著小康目標邁進。2000年,魚窩頭鎮農業總產值35980萬元,比上年增長8.47%;農村人平收入6316元,勞平收入1007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2%和3.5%;人均儲蓄存款9295元,比上年增長5.6%。
魚窩頭鎮稻田魚窩頭鎮農業用地面積48731畝,其中耕地面積37607畝,果園2444畝,魚塘面積8680畝。2000年,水稻全年播種面積46702畝,平均畝產435公斤,稻穀總產量20321噸;常年蔬菜面積4076畝,冬種板田菜面積5000畝,蔬菜總產量24944噸;果蔗面積6219畝,平均畝產7690公斤,總產量47828噸;花卉和草坯1200畝;水果種植面積2444畝,其中香大蕉1498畝,柑橙60畝,雜果886畝,水果總產量3651噸;糖蔗159畝,平均畝產8638公斤,總產1373噸。水產品總產量7163噸,其中塘魚產量6895噸。生豬飼養量6422頭,上市總肉272噸;三鳥上市量218萬隻。魚窩頭鎮重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抗禦自然災害能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1995年以來,各級增加水利建設投入,完成第一期至第五期32.9公里標準水利堤圍建設;完成魚窩頭湧上游水閘、小烏急流湧水閘、長莫白石湧水閘、細瀝湧水閘、含珠湧水閘、萬生湧水閘等6座水閘建設;在建的下聯圍萬洲水閘,預計2002年投入使用。同時,抓好農田標準化建設。1997年起,在各級的大力支持下,實施萬畝水稻高產示範片建設項目,先後對細瀝、萬洲、天益、馬克等村農田進行標準化改造,受益面積1.2萬畝,並建成占地面積為2500M2的農機服務中心,為逐步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過去,魚窩頭鎮農業生產以糧、蔗作物為主,生產布局單一。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35980萬元,比上年增長8.47%;農村人平收入6316元,勞平收入10076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2%和3.5%;人均儲蓄存款9295元,比上年增長5.6%。
工業發展
魚窩頭鎮1949年前,魚窩頭的工業、手工業比較少,僅有幾家小型工廠,分布於長沙的“新中華造船廠”;魚蝦窩“明記坤”酒廠兼營碾米;均涌、尾牛榨糖廠;均涌造船一、二廠。農民以租耕田及出外做散工為生。1949年後,魚窩頭經營處時(今供銷社),辦起了農副加工廠,生產豆腐、腐乳、南乳、醃大頭菜。60年代前後,二輕局在魚窩頭興辦了車衣社、五金社、木器社、造船社。同時公社辦了機械廠,生產打禾機、萬向鑽床等。機船隊有拖駁船5隻(1985年因船破爛而停業)。此外辦有紅崗石場。改革開放後,鎮把經濟建設放在首位,以發展工業為主體。採取集體、聯營、發放承包等方式,利用自籌和扶持基金,發展工業。1991年共有企業924家,其中鎮辦25家,村辦47家,個體辦852家。磚廠、石場、製衣、皮革、電池、不鏽鋼冷軋等是骨幹企業。較具規模的是魚窩頭服裝廠,生產穗魚牌男女童裝、男女睡衣、男女時裝等,其中童裝系列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1991年獲廣東省先進企業稱號。當年魚窩頭鎮服裝生產總值348萬元,機械軋鋼業為393萬元,兩家是舉足輕重的企業。1987年與廣州皮革廠共建魚窩頭皮革廠,又與廣州越秀皮鞋廠共建魚窩頭鞋廠。1988年,鎮利用舊廠房與廣州電池二廠共建魚窩頭分廠。1991年有聯營企業3家,年總產值2142.73萬元,稅利185.17萬元,固定資產399.83萬元。各村均有工企業,工業年產值超300萬元的有長莫村、天益村,超200萬元有馬克村、大簡村、東深村等。經濟效益較好的村辦企業有馬克村、長莫村、大簡村、天益村等。
鄉鎮建設
農田水利建設
魚窩頭鎮魚窩頭村農業生產的穩步發展離不開農田基本建設,尤其是水利建設。魚窩頭鎮在1949年前堤圍單薄低矮,水竇也是一些簡陋的木竇。“初三十八,高低盡刮”。遇上颱風和大潮水,低圍田經常受澇而減產失收。1949年後,歷年不斷興修水利,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魚窩頭鎮49.4公里長的堤圍用土加高加固。全部按珠基水位+3.2米達標,共用土方48萬立方米;砌石堤39.5公里,共用石方10.7萬立方米;拋石堤165條,共用石方3.5萬立方米;沉放空箱9個,水泥船7隻,建造鋼筋水泥水閘24座,節制閘4座;在乾堤上建造水泥明竇36個,水泥暗竇129個,電動排水站9座;全面整治了鎮內的河涌,並開挖人工河涌8條連線魚窩頭鎮的河涌成為網路,大大提高防洪、防鹹和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50年代末全面規劃整治了圍內農田的排灌系統,平整了農田,以每塊15-30畝左右為標準,以便耕作、排灌和使用農業機械。
標準廠房鎮區建設
1949年前,魚窩頭居民95%以上是居住簡易草棚茅寮。1964年開始搞磚屋化,各大隊組建“茅房變磚屋”建築隊。1977年成立了公社建築隊。1991年組建鎮建築工程公司,轄兩個建築隊,有建築工人213人,可承建10層以下樓房。1991年產值253萬元,創稅利近25萬元,固定資產近35萬元。1949年前,魚窩頭是個無名小墟,街道狹小,店鋪稀落。1949年後,鎮(鄉、區)政府的辦事機構設於魚窩頭街(後稱大街)。1963年6月由一座磚瓦木結構的二層樓房遷往現址。1972年後,逐步擴建,新建了鎮政府大樓、宿舍和飯堂等。鎮內街道,1977年和1991年,先後把大街新建的環城路改建混凝土路。1984年,把橫跨魚窩頭涌的木製橋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農貿市場2002年是以街當市的,1972年工商部門在后街建設了約25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隨著經濟發展,1988年2月把市場遷往東深村委會旁邊,總面積4940平方米。1988年開始,鎮政府按照城鎮發展總體規划進行建設,把環城路以西劃為商業住宅區,東深水閘以北劃為工業區。同時,在大烏村建立魚窩頭鎮經濟開發區。1987年以來,鎮政府投資160萬元辦公益事業,主要項目有:新建魚窩頭鎮第二中學、機關幼稚園、燈光球場和衛生院留醫部、宿舍等。
農村住宅建設
窩頭鎮工業1964年,番禺縣在魚窩頭鎮細瀝村搞磚屋化試點,並逐步推廣。至1980年,魚窩頭鎮基本實現了居住磚屋化,從此改變了水鄉人民世代居住茅房的落後狀況,並逐步向美化和高層發展。1988年至1991年,魚窩頭鎮共建住宅2184間。至1991年止,魚窩頭鎮共有住房9084間,農戶99.5%居住上了磚屋,人均居住面積18平方米。
交通建設
魚窩頭四面環水,東面是騮崗水道,西面是西樵水道,北面是沙灣水道,南面是蕉門水道;上游通往順德、廣州,下游直出珠江口,500噸輪船可航行。2002年交通工具主要靠船艇。1982年修建了市(橋)魚(窩頭)公路,全長9公里的沙石路面,連線市南公路,1983年7月開始通車,改變了世代外出完全依靠乘船的落後狀況。1987年縣建成沙灣大橋,市魚公路也改鋪了柏油路。河涌交錯的鎮境,共有大小橋樑88座,總長1890米。到1991年止,魚窩頭鎮先後修建和新建村級沙土公路12.7公里。此外,各村還修建了腳踏車和人行道,路面均鋪上水泥或石粉。
飲用水工程建設
沙田地區人民世世代代飲用河湧水。1984年由社會集資和鎮政府投資共495萬元興建了魚窩頭供水廠(產水能力200噸/小時),魚窩頭鎮人民開始飲用自來水;現普及率達97%,基本實現了飲用水衛生化。但是,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水量激增,原供水能力已不能滿足需要,現正籌備增建魚窩頭第二供水廠。
科教文衛
魚窩頭鎮天益國小民國初年至1936年,鎮境內只有幾間私塾供佃農子弟啟蒙,塾師或由村民延請,或徵得當地同意設館授課,校址也不固定。1936年後始辦初級國小,至1948年魚窩頭鎮共4所。鎮內還沒有一所完全國小。能夠受完全國小教育的兒童,不到學齡兒童的10%。1949年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至1953年,連同原4所,魚窩頭鎮共辦起初級國小10所,完全國小2所,學齡兒童的入學率達60%以上,並逐年提高。1965年,原各村初級國小發展為完全國小。並為方便小學生就讀而調整布局,設立分校。1958年,鎮辦了第一所初級中學(即現鎮一中)。1965年辦農業中學3所(1969年併入一中)。1980年,大烏、太石、大簡三村聯辦了太石聯中(即現魚窩頭三中)。1987年,由旅港同胞及鎮村幹部民眾捐資建成魚窩頭第二中學,從而完全滿足了魚窩頭鎮國小畢業生升學就讀的要求。上述各校的師資配備、教學設施都符合部頒“二類中學”的標準。1991年,通過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質量檢查,獲得了市縣教育部門的嘉獎。1989-1991年,魚窩頭鎮國中畢業升學率分別為31.3%、32.1%、39.8%;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人數分別為57人、63人、72人。1991年魚窩頭鎮共有中學3所,國小12所,中、小學生共4211人,幼稚園6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校舍總面積19321平方米。
大事選記
魚窩頭鎮魚窩頭鎮大事選記1933年10月,縣農藝繁殖場於魚蝦窩(今魚窩頭)設立,面積850畝,以繁殖推廣優良谷種、糖蔗種苗為宗旨。
1939年12月,李輔群夥同日本軍艦圍攻魚窩頭六晝夜,殺害民眾40多人,打致重傷百餘人,燒拆民房百餘間。 1942年初,鐘洪在馬克村尾涌創辦永遠糖廠,採用牛力榨糖,日榨40噸。
1954年2月20日,魚窩頭糖廠重建投產。
1958年10月,縣在魚窩頭農業社用拔禾拼塊法搞水稻畝產5萬斤“高產田”,將數十畝已結實的水稻合拼一塊,導致稻桿枯萎,空粒過半。
1958年12月,魚窩頭鎮被評為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獲得由周總理簽名的國務院獎狀。 1975年8月,馬克村業餘粵劇團到省城廣州文化公園中心台匯報演出。
1983年7月15日,由縣、鎮投資興建的市魚公路通車。
1984年12月25日,魚窩頭鎮供水廠建成,魚窩頭鎮人民開始飲用自來水。
1986年10月1日,鎮政府舉辦魚窩頭地區首屆國慶體育運動會。 1987年8月19日,省批准魚窩頭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重點工業衛星鎮。
1991年3月23日,魚窩頭鎮第二中學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