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門之黑暗彌賽亞》又名《Dark Messiah》,是Arkane Studios 開發並由Ubi Soft Entertainment (育碧軟體)於2006年發行的一款動作射擊類單機遊戲,《黑暗彌撒亞》摒棄了過去固定模式,該款遊戲不再是玩家熟悉的角色扮演類型,雖然遊戲中還是有少許RPG元素外,符合RPG類型要求的特點沒有一樣,諸如:沒有龐大的遊戲場景,多元化的遊戲特性以及角色發展系統等等。相反,動作類型遊戲特點在《黑暗彌撒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首先是遊戲中採用了第一人稱視角,玩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手還有武器。
基本介紹
中文名:魔法門之黑暗彌賽亞
原版名稱:Dark Messiah Of Might And Magic
遊戲類型:動作射擊類
遊戲平台:PC、XBOX360
開發商:Arkane Studios
發行商:Ubi Soft Entertainment
發行日期:2006年
遊戲畫面:3D
遊戲簡介,系統要求,最低配置,推薦配置,漢化名單,故事背景,
遊戲簡介
說起“魔法門”系列,恐怕玩家們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魔法門”(Might and Magic)系列與“創世紀”(Ultima)系列和“巫術”(Wizardry)系列是有名的三大RPG。“魔法門”第一作的誕生雖然沒有“創世紀”和“巫術”早,但卻是受到兩款遊戲的啟發。在1979年這兩款遊戲第一作發布後,一度掀起了RPG狂潮,“魔法門”的作者喬·萬·坎赫姆(Jon Van Caneghem)也受到了這股熱潮的影響,在瘋狂玩過這兩款遊戲之後,他許下了承諾:“我也能作一個這樣的遊戲”。當1986年聖誕節到來時,第一作《魔法門1:心靈聖地之謎》(Might and Magic I: Secret of the Inner Sanctum)也發布了,緊接著在1988年,第二作《魔法門2:另一世界之門》(Might and Magic II: Gates to Another World)的誕生,更鞏固了“魔法門”系列在玩家心目中的位置。
在二代中遊戲劇情的到了強化,二代到五代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從二代解開時空門的封印之後,來自於遙遠星球的惡魔亞拉瑪被傳送到玩家所生活的克羅恩(Cron)大陸,為了大陸的存亡,玩家將帶領6人小隊追殺惡魔亞拉瑪,此後的1991年的三代作品《魔法門3:幻島歷險記》(Might and Magic III: Island of Terra)。1992年四代作品《魔法門4:星雲之謎》(Might and Magic IV: Clouds of Xeen)以及1993年出品的五代作品《魔法門5:黑暗魔軍大反撲》(Might and Magic V : Darkside of Xeen)四部作品都延續了前一作的情節展開,只是更換了新的舞台背景以及新的冒險任務。
在1993年至1998年間,New World Computing(以下簡稱NWC)沒有推出一款魔法門系列的正傳,“魔法門”系列的痴迷玩家們急不可耐,甚至有一些人自己做了個外傳《魔法門:席恩之劍》(Might and Magic:Sword of Xeen),NWC也在此時被3DO收購,好在3DO沒有對NWC的人員或開發計畫做過多的乾涉,這使得NWC仍可以充分展現他們的創意。由於此時的歐美市場正處於RPG的低潮期,以《命令與征服》(Command & Conquer)為代表的即時戰略和以DOOM為代表的FPS遊戲已經成為主打潮流,因此,NWC放棄了之作“魔法門”系列的續作,而僅僅只是以“魔法門”系列的背景及遊戲世界為基礎製作了一款回合制的戰略遊戲《魔法門:英雄無敵》(Heroes of Might and Magic,以下簡稱《英雄無敵》),其後不久,NWC又推出了《英雄無敵2:繼位之戰》(Heroes II of Might and Magic: The Succession Wars)及其資料片《忠誠的代價》,更加精美的畫面和高度的可玩性奠定了此系列長勝不衰的基礎。第六代作品《魔法門6:天堂之令》(Might and Magic VI:Mandain of Heaven)已全新的形象為RPG的大翻身做了最好的詮釋,這也是自1993年以來第一個正統的RPG遊戲的新作,遊戲特意為第一個城鎮命名為新索皮格(New Sorpigal),也採用全新的引擎以及全3D畫面。第七代作品《魔法門7:血統與榮耀》(Might and Magic VII:For Blood and Honor)和第八代作品《魔法門8:毀滅者之日》(Might and Magic VIII: Day of the Destroyer)基本上都延續了該系列的傳統,雖在引擎等方面作了完善與改進,但實質性的創新內容並不多,在同一時期,《輻射》以及《博得之門》卻憑藉其深刻的劇情刻畫、極高的互動性等等成為新的經典,其勢頭大有超越“魔法門”系列。第九代作品《魔法門9:命運之書》(Might and Magic IX:Writ of Fate)恐怕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是最莫名其妙,不知所以的一代,九代不僅打破了傳統的遠古文明世界,還設定了一個與前幾代毫不相干的故事情節,除此之外,遊戲過程中的某些安排也是令人費解且非常突兀的。
或許是察覺到八代的老套以及九代的不知所以,育碧決心重塑“魔法門”系列這款金字招牌,推出一款以3DO的“魔法門”世界為架構,《魔法門之黑暗彌撒亞》(Dark Messiah of Might and Magic ,以下簡稱《黑暗彌撒亞》)冀望全新的遊戲世界和英雄角色,能夠挽回大批“魔法門”玩家的心。為了給玩家眼前一亮的感覺,《黑暗彌撒亞》開發工作交給了Arkane Studios,2002年歲末發行的一款RPG遊戲《星之宿命》(Arx Fatalis)就是由該工作室完成,這款遊戲類似於《地下創世紀》(Ultima Underworld),《星之宿命》的出現出現正處於國外XBOX降價,而PC遊戲市場日漸萎縮之時,該作憑藉其出色的製作獲得了玩家們的認可,並被稱為《地下創世紀》的非官方續集。很多玩家一直在期待《星之宿命》的續作,但是令人意外的是,Arkane工作室不僅沒有繼續《星之宿命》續作的製作,反而與新組建的Floodgate Entertainment合作共同接手了《黑暗彌撒亞》的開發工作,Floodgate Entertainment中有的工作人員曾經是Looking Glass的遊戲設計師,開發過“神偷”(Thief)系列,《黑暗彌撒亞》的製作顧問就是該系列的遊戲總策劃人和總設計師,如此菁英齊聚的製作班底,就叫人對該款遊戲充滿了信心。
《黑暗彌撒亞》摒棄了過去固定模式,該款遊戲不再是玩家熟悉的角色扮演類型,雖然遊戲中還是有少許RPG元素外,符合RPG類型要求的特點沒有一樣,諸如:沒有龐大的遊戲場景,多元化的遊戲特性以及角色發展系統等等。相反,動作類型遊戲特點在《黑暗彌撒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首先是遊戲中採用了第三人稱視角,玩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手還有武器。對於玩家來說,第三人稱視角意味著更廣闊的可視區域,可以對整個戰局有一個全盤的了解!儘管製作小組一再強調該款遊戲將是第一款“魔法門”動作遊戲,但是這款遊戲在某些設定方面還是有別於其他的動作遊戲,好比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譬如:玩家踢敵人的時候,可以看到自己的腿和腳,這樣的設計有點類似於《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系列中蹬踢敵人的動作,蹬踢或許並不能對敵人造成多大的傷害,但卻可以將敵人踹的遠遠的,如此一來,玩家就可以趁此間隙擺脫敵人的圍攻堵截。 《黑暗彌撒亞》確實不同於“魔法門”系列一貫的風格,此次的動作設計也極為暴力血腥,最為特別是潛行到敵人身後,勒住敵人的脖子,直接將匕首插進他的胸膛,你也可以直擊敵人的致命要害或是將他砍成八段,整個殘殺過程一氣呵成。另外,遊戲還在某些場景中會固定呈現慢鏡頭視角模式,玩家每一個戰鬥動作都會清晰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