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漢字)

魏(漢字)

一般是指樓台和高、、威武的意思。擴展意思是:鬼神。委即,鬼即鬼。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是指魏姓或朝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拼音:wèi
  • 部首:鬼
  • 部外筆畫:8
  • 總筆畫數:17
  • 注音:ㄨㄟˋ
  • 五筆86:TVRC
  • 倉頡:HVHUI
  • 五筆98:TVRC
  • 四角號碼:26413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B4F
  • 筆順讀寫:撇橫豎撇捺撇橫撇豎橫橫撇折折捺
  • 筆畫編號:31234531325113554 
  • 漢字首尾分解:委鬼
  • 漢字部件分解:委鬼
漢字,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姓氏,

漢字

基本字義

古代宮門上的樓台:魏闕(古代宮門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闕,因下邊兩旁有懸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來代指朝廷)。

詳細字義

〈名〉
1. 闕宮門的台觀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周禮·太宰
魏闕之高。——《淮南子·本經》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東漢·班固典引
〈形〉
  1.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獨立不動的樣子);魏魏(高大的樣子。同“巍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𠀤音偽。《說文》本作巍。高也。從嵬委聲。《注》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為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注》象魏,闕也。
《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集韻》《正韻》𠀤吾回切,音嵬。義同。

    姓氏

    魏姓,此姓氏有出自姬姓羋姓等多種說法。魏姓最早發源於魏(山西芮城縣北),現已遍布全國各地及周邊國家地區,朝鮮、韓國,台灣,新加坡等都有其姓氏。
    魏姓族人在長期的繁衍過程中,形成了眾多的郡望,據有關史料所載,主要有兩個: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鄉西南)。相當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館陶之間地。漢代至北魏因襲沿用。漢後大致相當於今河北省平鄉以北及晉縣一帶。
    任城郡:夏商為仍國,周為任國邿國。秦統一中國後置任城縣,亢父縣,西漢為任城、亢父、屬東平國。東漢章帝分東平國置任城國。三國魏置任城郡(今山東省微山縣一帶)。西晉復任城國。北朝魏孝明帝神龜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淺村移於今濟寧市任城路,並為任城郡治,隸兗州。北齊天保七年廢亢父縣。隋、唐、五代任城縣建置名稱不變,但隸屬有別。五代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置濟州於巨野,任城屬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濟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間,濟州治所數易巨野。濟寧的名稱始於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後雖州、府、縣時有變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