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珍,性別女,1962年11月出生,山東紡織女狀元,安徽農業大學農學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人物介紹,教學經歷,研究領域,科研項目,科研成果,
人物介紹
1993年7月,年僅31歲的魏鳳珍被分配到了織布二車間成了一名擋車工。為了爭做紡織女狀元,她虛心向老師們學習操作技術,精練每一個細小動作。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練就了一套過硬的操作本領,連續10年在公司操作運動會上奪得片梭織機工序的第一名,並連續8年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單項記錄。就在她19歲那年,由於工作努力,成績出色,被公司評為1996年度勞動模範,成為了當時公司最年輕的勞動模範。也就是從那時起更增添了她向人生目標衝刺的信心與決心。
2001年當她得知要舉辦全省棉紡織噴氣織機操作技術大賽時,主動要求參加選拔賽。由於她一直都在片梭織機上工作,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和掌握噴氣織機的性能,她利用一切業餘時間熟悉噴氣織機的操作要領,掌握開車方法,練習處理斷經和斷緯。當周圍有人在抱怨工作時間緊張的時候,她卻覺得時間不夠用。“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1年全省棉紡織噴氣織機操作技術大賽中她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績,被授予“全省紡織行業優秀操作能手”稱號。
當她得知2006年全省、全國棉紡織(噴氣織機)操作技術大賽將要在德棉舉行的訊息後,真是驚喜萬分,沒想到機會來得如此突然,如此的快。經過層層選拔,魏鳳珍不僅入圍省大賽並以總分100.62的成績取得了省大賽的第一名,為她向全國大賽衝刺樹立了信心。
為了能夠安心練兵,備戰全國大賽,她把剛滿周歲的孩子送到了縣城的婆婆家,一本《工作法》她反覆抄寫了30多遍,所用的稿紙累計起來有20多公分厚。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伴隨著無數的汗水與辛勤的付出,伴隨著對兒子無盡的思念,伴隨著領導、親人、同事的期盼,終於迎來了10月10日全國大賽。面對全國各地的優秀選手,魏鳳珍沉著應戰,憑藉紮實的基本功,最後以97.80分的總成績,一舉奪得了本次大賽的第一名,單項操作的第一名也被她奪得。
教學經歷
主講課程有《牧草飼料作物栽培學》、《雜草學》、《耕作學》、《農業生態學》、《農業生態設計》等。參編農學本科專業教材《作物栽培學》一部。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農田(包括水稻、小麥、棉花、大豆、玉米、油菜、草坪等作物田)雜草識別及防除、牧草飼料作物(包括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菊科牧草等的)栽培技術、作物生理生態及作物栽培與耕作的研究工作。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花後短暫高溫漬水逆境對冬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機理及其氮素調控(2010年,項目編號:31071356,第三參加人)
2.“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子課題:“作物減災應變生產技術集成與示範”.國家科技部,( 2009BADA6B03-2),第一主持人
3.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皖南山區茶草複合生態系統效益、機理及其配套技術研究.安徽省教育廳.(2003KJ029zd),第一主持人
4.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安徽課題:江淮平原區秸稈還田循環利用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 (2007BAD89B10).第三參加人
5.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花後高溫漬水逆境對冬小麥產量和品質影響機理的研究.安徽省科技廳.(070411013).第二參加人
6.安徽省農業科技開發項目:懷遠縣小麥豐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範. 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第三參加人
7.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稻類旱作節水機理與節水栽培技術規程.安徽省教育廳.(2004KJ157zd),第二參加人
8.“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項目:淮北旱茬小麥超高產關鍵技術研究 .安徽省科技廳.(2006BAD02A06),主要參加人
9.安徽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科研基金:小麥抗倒機理與防倒新技術的研究. 安徽省教育廳. 第二參加人
科研成果
1.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稻類旱作技術研究,排名9
2.安徽江淮區域小麥高產技術集成與套用 農業技術推廣合作獎 排名5
代表性論文論著
1.氮肥運籌模式對小麥氮素吸收利用的影響 麥類作物學報2010, 30(1):123-128
2.施氮模式對冬小麥年前凍害和莖稈抗倒性能影響的研究 江蘇農業學報 2010, 26(4):696-699
3.氮肥運籌模式對小麥莖稈抗倒性能的影響.作物學報,2008,34(6): 1080-1085
4.不同生育時期根際土壤漬水逆境對冬小麥N、P、K素營養的影響.水土保持學報,2006,20(3) :162-165
5.氮肥運籌技術對冬小麥籽粒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中國糧油學報,2007 ,22(1):26-29
6.氮肥運籌模式對不同穗型冬小麥籽粒產量和品質調控效應的研究.中國糧油學報,2009,24(1):11-15
7.土壤漬水對孕穗期冬小麥氮磷鉀營養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 , 2007,23(6):556-560
8.孕穗期漬水逆境對小麥氮素營養及產量的影響.中國農學通報 ,2006,22(9):127-129
9.孕穗至灌漿期土壤漬水對冬小麥N、P、K素含量和積累量的影響.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7,34(2):208-21
10.農業高校中專科生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探索.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9,18(2):89-91
11.沿淮地區生態條件分析與稻茬麥應變抗逆栽培技術規程.安徽農業科學 ,2007, 35(11):3196-3197
12.新麥18特徵特性與畝產550kg豐產高效栽培技術規程.安徽農業科學 ,2007, 35(14): 4158-4160
13.小麥抗寒性的影響因素及小麥凍害的防禦與補救措施. 安徽農業科學 ,2006, 34(10):2078-2080
14.氮肥運籌對不同穗型小麥籽粒產量和品質調控效應的研究.安徽農學通報 2007,13(17):53-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