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

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

《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是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寅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
  • 作者:陳寅恪
  • 出版時間:2020年7月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40408 
  • 定價:78.00 元
  • 裝幀:精裝
  • 叢書:陳寅恪精選集(紫雲文心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關於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講義及部分涉及魏晉時期歷史的研究性雜稿,是一部系統的斷代史之作。 《魏晉南北朝史講義及雜稿》覆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見解、新問題、新發現: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統分,陳朝是南方蠻族創立的朝代,東漢、孫吳和西晉的統治者屬於同一個階級等。 【說明】如內有☐☐☐,為原書缺損文字,不是亂碼。 陳寅恪,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並稱清華四大國學大師,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並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前輩史學四大家。 陳寅恪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回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此後曾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燕京大學和中山大學。 陳寅恪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詩史互證”是陳寅恪在研究中用得最多的考據方法,他注重地上實物與地下實物的比較研究,利用出土資料闡釋印證文獻記載,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獻研究方法。

圖書目錄

兩晉南北朝史(高等學校交流講義)
一 魏晉統治者之社會階級 附論吳蜀
二 罷州郡武備與封建制度
三 清談誤國 附“格論”
四 西晉末年之天師道活動
五 徒戎問題
六 五胡種族問題
七 塢壁及“桃花源”
八 司馬氏渡江建國及僑民住地 附淝水之戰
九 胡族之漢化及胡漢分治
十 東晉時代北方徒民問題及北強南弱之形勢
十一 江東統治階級之轉移
十二 “六鎮”問題 附北朝之兵
十三 北魏前期之漢化 附築城問題
十四 北魏後期之漢化 附戶籍問題
十五 北齊之鮮卑化及西胡化
十六 梁之滅亡
十七 宇文氏之府兵及關隴集團 附鄉兵
十八 南北社會異同
十九 道教與佛教之關係
唐史講義
一 關隴集團與隋唐皇室
二 隋末群雄
三 唐初與突厥之關係
四 唐起兵太原及入關
附:太宗起兵之年歲
五 太宗與建成之關係
六 魏徵與太宗之關係
七 太宗皇位繼承問題
八 隋唐與高麗之關係
九 蕃將與府兵
十 睿宗玄宗父子間之關係
十一 科舉制度及政治黨派
十二 李武韋楊集團
十三 安史之亂
十四 唐前期財政
十五 藩鎮
十六 宦官
十七 唐後期財政
十八 黃巢 沙陀
十九 唐代文學
元白詩證史講義
《才調集》卷五
汪立名本《白香山詩集》卷一二
長恨歌
《全唐詩》第十六函《白居易》卷二一
《元氏長慶集》卷二四
《元氏長慶集》卷二六
汪立名本《白香山詩集》卷一二
《全唐詩》第十八函《李紳》卷一
汪立名本《白香山詩集》卷二
《元氏長慶集》卷二四
汪立名本《白香山詩集》卷三
汪立名本《白香山詩集》卷四
附:《長恨歌傳》詳略兩本對照
述東晉王導之功業
《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
(上)釋證
(下)推論
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
書《魏書·蕭衍傳》後
支愍度學說考
甲 材料
乙 何謂心無義
丙 心無義與“格義”之關係
丁 心無義之傳授
戊 “格義”與“合本”之異同
己 附論

作者簡介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回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回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南遷廣州,為中山大學教授。
  陳寅恪是一位對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他在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學、敦煌學等諸多領域的精湛研究,均達到很高的境界,具有開拓和奠基的意義。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