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天津人民出版社圖書)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天津人民出版社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是2018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陳寅恪

基本介紹

  • 書名: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 作者:陳寅恪
  • 類別:歷史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2月
  • 定價:3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113946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1)介紹和榮譽:,(2)作品:,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關於魏晉南北朝史的講演錄,由萬繩楠教授根據聽課筆記和相關資料整理而成。陳寅恪先生研究史學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古史學的研究對當代影響*巨。但是在其留存和已版的作品中,尚無系統的斷代史之作,本書則能補陳著之闕,因而被譽為“稀世之珍”。本書雖非陳先生的原著,但仍較為真實地體現了陳先生在魏晉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書共分二十一篇,覆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民族等諸多方面,提出了許多新見解、新問題、新發現: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統分,陳朝是南方蠻族創立的朝代,東漢、孫吳和西晉的統治者屬於同一個階級等。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魏晉統治者的社會階級(附論蜀、吳) 3
第一節 魏晉統治者社會階級的區別 3
第二節 司馬氏的奪權鬥爭 12
第三節 西晉政治社會的特徵 39
第四節 附論蜀、吳 22
第二篇 罷州郡武備與封建制度 27
第一節 從州郡領兵到罷州郡兵 28
第二節 分封諸王 33
第三篇 清談誤國(附“格義”) 39
附“格義” 52
第四篇 西晉末年的天師道活動 55
第一節 趙王倫廢立 56
第二節 東萊劉伯根、王彌起兵 59
第三節 張昌起兵 61
第四節 李特起兵 63
第五篇 徙戎問題 65
第六篇 五胡種族問題 73
第一節 五胡次序 74
第二節 羯 族 76
第三節 氐 族 79
第四節 鮮 卑(釋黃須鮮卑奴與白虜) 81
第五節 盧水胡 87
第七篇 胡族的漢化及胡漢分治 89
第一節 胡族的漢化 90
第二節 胡漢分治 97
第八篇 晉代人口的流動及其影響(附塢) 301
第一節 人口流動的三個方向 ——東北、西北與南方 102
第二節 北方胡族統治者的徙民與人民的屯聚問題(塢壁及桃花源) 113
第九篇 東晉與江南士族之結合 325
第十篇 孫恩、盧循之亂 137
第十一篇 楚子集團與江左政權的轉移 147
第十二篇 梁陳時期士族的沒落與南方蠻族的興起 163
第一節 梁建業、江陵兩大士族集團的滅亡 164
第二節 陳與南方蠻族 171
第十三篇 南朝官制的變遷與社會階級轉變的關係 179
第十四篇 南北對立形勢分析 187
第一節 北強南弱之形勢 188
第二節 北朝不能過早統一南北的原因(附淝水之戰) 192
第三節 南朝北伐何以不能成功 197
第十五篇 北魏前期的漢化(崔浩問題) 201
第十六篇 北魏後期的漢化(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211
第十七篇 六鎮問題(附魏齊之兵) 221
第一節 六鎮含義及北魏的設防問題 222
第二節 北魏的兵 225
第三節 六鎮起兵的原因 229
第四節 六鎮兵的轉手,北齊的建立 233
第五節 北齊的兵 237
第六節 楊隋、李唐非出自六鎮 240
第十八篇 北齊的鮮卑化及西胡化 243
第一節 北齊的鮮卑化 244
第二節 北齊的西胡化 248
第十九篇 宇文氏之府兵及關隴集團(附鄉兵) 251
第一節 北周統治者宇文氏之由來252
第二節 東西魏的形勢,府兵制的創立254
第三節 關隴本位政策與關隴集團的形成258
第四節 周武帝、隋文帝對府兵制度的改革 267
第二十篇 南北社會的差異與學術的溝通 271
第一節 南北社會的差異 272
第二節 南北學術的溝通 276
第二十一篇 佛教三題 283
第一節 佛教之於中國(夷夏之辨) 284
第二節 佛教之與道教 290
第三節 佛教之於四聲 300
附錄:三國兩晉南北朝世系表306

作者簡介

(1)介紹和榮譽:

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客家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先後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等。1925年受聘於清華大學研究院,與王國維、梁啓超、趙元任、李濟一起被譽為“五星聚奎”的清華五大導師,時任清華研究院主任的吳宓稱讚他為“最為學博識精”。其後任清華大學中文、歷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組主任及故宮博物院理事等;1937年之後,曾先後任西南聯大、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39年英國牛津大學聘為漢學教授,並授予英國皇家學會通訊院士,他是該校第一位受聘的中國語漢學教授,在當時是一種很高的榮譽;1942年為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聘任教授;1946年回清華大學任教;1948年被評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同年南遷廣州,任嶺南大學教授;1952年全國院校調整後,為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1955年後,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2)作品:

陳寅恪先生的作品自20世紀80年代之後,曾先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發行;2002年三聯書店在陳氏已版著作的基礎上,出版了《陳寅恪集》十三種,是現在所能找到的陳氏全部著述,其中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二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柳如是別傳》《詩集(附唐篔詩存)》《書信集》《讀書札記一集》《讀書札記二集》《讀書札記三集》和《講義及雜稿》等。另外,台灣里仁書局曾於1979年出版發行《陳寅恪先生全集》上下冊,但限於當時條件,雖曰“全集”,其實未全。其中,上冊包括:《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兩種專書、《元代漢人譯名考》26篇論文、《重刻元西域人華化考序》3篇序跋;下冊包括《元白詩箋證稿》、《陶淵明思想與清談之關係》和《論再生緣》等3種專書、《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等25篇論文、《論語疏證序》等19篇序跋;另補篇有《論東晉王導之功業》等11篇論文和《遼史補註序》等3篇序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