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8年6月2日,在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工作中,洛陽市考古與文物保護工作者對魏明帝高平陵進行了實地調查,並就該陵的地理位置、陵墓的現存狀況作了初步研究。
遺址特點
魏明帝高平陵位於汝陽縣城以北約23千米處的一片高亢的台地上。台地東高西低,東依南北走向的霸陵山(又名五縱山)。台地之北為東西橫亘的萬安山。萬安山是嵩山向西延伸的一條支脈,南有伊川盆地,北有洛陽盆地。台地之南為東西橫亘的二馬山。台地以西視野開闊,可以遠眺滾滾的伊水北注和伊水以西的座座青巒。此台地西距伊闕約22千米,西北距洛陽市區約25千米,北距漢魏洛陽故城約35千米。陵墓所在的台地現為汝陽縣大安鄉茹店村的一片農田,陵西北約1.5千米處為店村,東南約1.5千米處為曹留莊,洛陽至南陽的高速公路和焦枝鐵路從陵南穿過。
高平陵的封丘位於台地的中部偏東處,坐東朝西。封丘系用黃土夯築,其整體形狀呈覆斗形,底部東西長約15米,南北長約16米,基本上呈正方形,占地面積約250平方米。封堆四面呈斜坡狀,頂平。封丘的現存高度為7.5米。封丘的北側約30米處有一條東西向的溝,深6米餘。封丘以南約90米處也有一條南北向的溝壑,僅存溝之北壁。此兩條溝,世代相傳系司馬氏為斷曹室龍脈而挖。封丘周圍的東高西低的台地上採集到一些磚瓦殘片,均為漢魏時期的遺物,當是與陵園建築相關的遺物用來修建陵牆、祭台、寢殿等。由此可知,當時這裡原為一處陵寢式建築。由這些磚瓦殘片的分布範圍推測,這片塋域的南北寬度在120米以上。封丘西南的曹留莊,其村名與曹睿墓有直接關係,世人傳言曹留莊的曹氏人家的先祖原為高平陵的守陵人。曹留莊一帶近年來清理了一批漢魏時期的墓葬。這些墓葬多為小型的土洞墓,也見少量的磚室墓,由汝陽縣文物保管所對其進行了清理。
文物遺存
魏明帝高平陵封丘周圍的東高西低的台地上採集到一些磚瓦殘片。其中的磚為泥質青磚,模製;瓦為泥質灰陶的板瓦和筒瓦,表面多為直繩紋,內面為布紋。
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曹睿,魏文帝(曹丕)長子,曹魏第二代皇帝,字仲元,口吃少言,而沈毅好斷,容納直言。在位13年。曹魏景初三年(239年),崩,葬高平陵。
研究價值
魏明帝高平陵的出現既是古人對“兆域”選擇的結果,又與曹魏皇室實行南、北陵區相關,而“洛陽八關”之一的廣成關的增設也是南陵區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魏明帝高平陵為研究曹魏時期的皇室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魏明帝高平陵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大安鄉工茹店村東南部。
交通信息
自駕:自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魏明帝高平陵,路程約32.8千米,用時約38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