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年,藝名永之。現為甘肅省蘭州市書協會員,榮獲甘肅省第二屆老年文化藝術節二等獎、甘肅省2008年首屆老年書法展中獲獎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國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代表作品:《和諧綠洲圖》
魏國年,藝名永之。現為甘肅省蘭州市書協會員,榮獲甘肅省第二屆老年文化藝術節二等獎、甘肅省2008年首屆老年書法展中獲獎作品。
魏國年,藝名永之。現為甘肅省蘭州市書協會員,榮獲甘肅省第二屆老年文化藝術節二等獎、甘肅省2008年首屆老年書法展中獲獎作品。在第二屆“唐詩宋詞元曲”、中華杯全國書畫藝術大賽、紀念李可染書畫大師誕辰100周年書畫大賽中三次...
魏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之一,也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為畢萬(畢公高之裔孫)。前636年,畢萬之子魏犨因為隨公子重耳出亡有功,晉文公重耳繼位後,令魏犨承襲魏氏的封邑(魏邑,今山西芮城),列為大夫。前453年,晉智伯(荀瑤)率韓魏之師圍攻趙氏基地晉陽(今山西...
對於西周時期的魏國來說,冊封地在今山西省芮城縣一帶,也包含了今陝西省大荔縣一帶。史書記載 《左傳.閔公元年》:晉侯作二軍,公將上軍,大子申生將下軍。趙夙御戎,畢萬為右,以滅耿、滅霍、滅魏。還,為大子城曲沃。賜趙夙耿,賜畢萬魏,以為大夫。 《毛詩正義》曰:“襄二十九年《左傳》曰...
魏國(617年―618年),隋朝末年軍閥割據時期湧現出的一個強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於翟讓軍中,向翟讓進獻“攻取滎陽,爭雄天下”之策。在李密的全力幫助下,翟讓很快實現了奪取滎陽的目標,隨後又在滎陽...
魏國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國家,屬於戰國七雄之一,前期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由魏文侯於前403年為周威烈王冊封為侯至前225年為秦國所滅,一共一百七十九年 起源 傳統上魏國的始祖是畢公姬高,周武王伐紂之後,姬高被封在畢,後代於是就以畢為姓。但是提到"其後絕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
魏國為先秦姬姓諸侯國之一。戰國時七雄之一。祖先畢萬為周初重臣畢公高后裔。晉獻公時被封在魏(今山西芮城北)。遂以魏為姓。世系表 圖表說明:縱向為祖孫、父子關係。括弧內的年代為在位時間段。年表 前403年:【魏】周王賜魏文子為侯爵,是為魏文侯。前401年:【魏】秦伐魏至陽孤。前400年:【魏】使...
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韓國。孫臏採取退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自殺,魏太子申被俘。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國逐漸...
公元前 343 年,魏國攻打韓國,韓國求救於齊國,齊國派田忌、孫臏攻擊魏國解救韓國,魏軍在馬陵(今山東濮縣),被齊國伏兵所敗,損失十萬兵,主將太子申、龐涓都戰死。魏國在西面則屢次戰敗於秦,失去了少梁(今陝西韓城)和安邑(今山西夏縣),河西屏障開始被秦國突破。戰敗於馬陵的次年,秦國商鞅又率兵攻打魏國...
魏國君主 魏國君主,男,是春秋戰國時期魏國的君主。從大夫時期至戰國末年,歷經多位君主。他們各自在位不同時長,見證了魏國的興衰更迭。世系表 大夫時 諸侯時
魏遫(? - 前277年),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戰國時期魏國第5任君主(前295年 - 前277年),魏襄王之子,魏安釐王和魏無忌的父親。人物生平 魏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魏昭王繼位。魏昭王元年(公元前295年),秦國攻打魏國,奪取魏國的襄城(今河南許昌境內)。魏昭王二年...
古魏國原為商朝時的古芮國(姜姓),西周分封時改為“魏”,據說“魏”是“大”的意思(《史記》:“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詩經·魏風》之“魏”,既是指此古魏國。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古魏國為晉國滅亡。晉獻公滅古魏國後,以魏地賜給畢萬作為采邑,這是晉國魏氏的由來...
前393年(武侯3年),魏國兩線作戰,同時攻打鄭國與秦國,並在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築城,扼制鄭國。名將吳起大敗秦軍於注城(今河南臨汝縣西)。前391年(武侯5年),魏武侯號召韓國、趙國結成三晉同盟,三晉聯軍大敗楚軍於大梁(今河南開封)、榆關(今河南中牟西南)。三晉攻占楚國的軍事重鎮大梁,輕取襄陵(...
平民中賢能之士的大量選拔任用,成就了戰國初年魏國的霸業。魏國是法家文化的發祥地,李悝所制定的《法經》是我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後世封建王朝法典的藍本,對我國後代法典的形成有重要意義。河南汲縣發現的魏襄王墓中出土了大批竹書,即《汲冢周書》,是研究古史的珍貴史料。魏文化是先秦時期最重要的、...
曹魏君主,是指魏國(220年-265年)的歷任皇帝,共5帝。魏國也稱曹魏,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最強大的一個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改漢為魏。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曹操雖未稱帝,但乃魏國的實際締造者,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太祖(又稱魏武帝),曹魏計曹操共6帝,始於魏文帝...
魏國(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
魏國(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於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
此時,魏國并州監軍醜提聞其叔父沒根降燕,便督率所部人馬殺回魏國都城作亂。拓跋珪聞知,準備撤兵北還,平息內亂。但又恐燕軍窮追,腹背受敵。 於是,派國相涉延與後燕議和,並願以其弟為人質留於燕。燕主慕容寶聞魏國內部有難而不許。同時,發步兵12萬、騎兵3.7萬屯於滹沱河北岸的柏肆塢(今藁城縣),邀拓跋珪...
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韓國。孫臏採取退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捨。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
《竹書紀年》又稱《汲冢紀年》,是晉國、魏國史官所著編年體通史。由晉代汲郡盜墓者盜發戰國魏襄王墓而出土。《竹書紀年》全書共13篇,記載了夏、商、西周、春秋時的晉國以及戰國時的魏國的歷史,按年編次。《竹書紀年》不以儒家的“仁義道德”為指導思想,大量記載古代“放殺”的歷史,比如書中記載了啟殺益、...
沮渠牧犍左右有人告訴北魏的使臣說:“我們大王聽到了柔然汗國的可汗大言不慚地說‘去年,魏國的皇帝親自來討伐我們,結果士卒和戰馬大多染上疫病而死,大軍慘敗而回。我們生擒了他的長弟樂平王拓跋丕。’我們大王聽說後非常高興,在國內大肆宣傳。又聽說柔然汗國可汗派使臣,出使西域各國,聲稱:‘現在魏國已經被削弱...
東漢末年有兩位魏王——曹操和曹丕。曹操於216年被封為魏王。曹操死後,曹丕即魏王位,不久即稱帝,建立魏國(史稱曹魏)。曹操 曹操(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廟號太祖,謚武皇帝。184年,曹操於漢末黃巾...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地方王朝。元寶炬在以宇文泰為首的諸臣支持下稱帝,國號“魏”,後世稱之為“西魏”。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和南朝梁對立,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歷兩代三帝,歷時二十二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後,與諸臣支持元寶炬為帝,改元...